“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现今总是令人悲哀;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与普希金这首诗歌属于同一类文学风格的是
A.《诗经》 | B.《唐璜》 |
C.《十日谈》 | D.《战争与和平》 |
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 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
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 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
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的话,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当今世界是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
B.众多“巨人”的出现标志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 |
C.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 |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
美国《地理杂志》刊发了一幅“逃兵”的照片,1961年8月13日凌晨,在柏林墙即将合封时,一位参与围墙的东德士兵突然跃过铁丝网,投奔西德。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西德修筑柏林墙防止东德人逃入西德 | B.东德修柏林墙是防止民众逃往西德 |
C.柏林墙是冷战的产物 | D.柏林墙从修建之时起在民众心中就已倒塌 |
“欧洲的局势很是严重……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应用科学尽力缓和局势”。与材料直接相关的措施是()
A.提出杜鲁门主义 | B.推行马歇尔计划 | C.组建北约 | D.成立经互会 |
杜鲁门总统声称:“无论在何地爆发革命、发生动乱,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政府都应进行干预”。这表明()
A.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 B.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 C.美苏争霸正式开始 | D.世界大战即将爆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