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世界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创造出适合自己需求的政治发展模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王国维遗书》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哪两种政治制度?据材料概括两者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 当我们把视线从华夏大地移向地中海世界,去寻找西方文明之源时,雅典卫城赫然映入我们的眼帘。------在它静谧而沉寂的遗址深处,记叙着一种与古代中国迥然不同的政治制度。
(2)据材料二,指出古代雅典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雅典政治制度产生的条件。
材料三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节选(1875年)
第一条 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行使。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
第二条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任期七年,连选得连任。
(3)材料三体现了近代法国民主政治的哪些特征?
材料一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干霄。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
日月之形如丸。何以知之?以月盈亏可验也。┅┅如一弹丸,以粉涂其半,侧视之,则粉处如钩;对视之,则正圆,此有以知其如丸也。
--摘自沈括《梦溪笔谈》。
材料二中国传统的历法是阴阳合历,节气与月份的关系并不固定,而节气对农业生产等活动有着很大影响。因此,为使节气与月份建立起相对固定的关系,沈括大胆提出了一种纯阳历的历日制度,即十二节气历法。这种历法可以说是历法史上带有革命性的创意。它完全以太阳视运动为计算依据,按节气定历,即简便易算,又有利于农事活动的安排。但由于这种纯阳历否定了中国几千年传统的阴阳合历,不可避免的招致“怪怨攻骂”而难以实行。可是,沈括满有信心的说“然异时必有用予之说者。”如今,世界通用的阳历,其实质与沈括的“十二节气历”是很相似的。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沈括进行科学研究时使用的方法。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沈括作为科学家所具有的素质。
下图是发现于高昌古城(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地区)的一幅珍贵壁画"圣枝图"。有人认为:"这幅壁画是公元5世纪左右景教(基督教)传入高昌的历史见证。"观察此画,回答问题:
(1)请你从壁画中找出支持这种观点的证据。
(2)这种观点有哪些史实依据?
(3)如果要进一步证实这一观点,你该怎么做?
中国近代著名史学家王国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明清之小说,皆所谓一代之文学。”根据课本有关内容,分别叙述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繁盛的原因。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一个时代的文化是这个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明清文化则鲜明而完整地反映了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历史事实。请简要说明明清文化是如何反映当时的时代特征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题后问题:
材料一:“大漠穷秋塞草哀,孤城落日斗兵稀。”——高适
材料二:“楚塞三湘接,荆门就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王维
材料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材料四:“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1)材料一、二的作者分别属于唐诗中的哪类诗人?你知道这类诗人还有哪些代表人物?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白、杜甫的诗歌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