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九年级柳倩同学是一名文学爱好者,她的文章经常在班级和学校的墙报、校刊上发表。不久前,她的几篇文章在一家全国性青年刊物上发表,并获得600元报酬。2014年11月26日,柳倩未经父母同意将其中的300元捐给了四川甘孜康定灾区贫困学生。
材料二:小明从网上下载柳倩发表的文章并改编成自己的文章,用自己的名字将改编的文章在另外一家全国性刊物上发表并获得报酬300元。
(1)从公民经济权利角度看,刘倩同学获得600元是什么权利?将其中的300元捐给了四川甘孜康定灾区贫困学生是在行使什么权利?
(2)如何正确看待小明的错误行为?
(3)假如你是刘倩,应该采用什么方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有人认为:“只要兴趣相同、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就能成为好朋友。”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请简要说说理由。
请阅读漫画,根据所学知识和亲身经历回答:
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2006年7月7日青少年思想道德网报道,近年来,中国青少年犯罪呈逐年递增趋势。据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侵害对象绝大多数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犯罪率的增高意味着受侵害的孩子也越来越多。一份对15个省市中小学的抽样调查显示,30%的在校学生被抢劫伤害等暴力犯罪侵害过。
阅读上述材料,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共9分)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2)青少年学生遇到侵害该怎么办?进行有效自我保护是应注意什么?
情趣分哪两类?分别有哪些影响?
调控情绪的方法有哪些?至少写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