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2分)某校正在进行“走近历史名人,感受思想力量”的历史活动课。同学们围绕以下收集的图片展开了讨论,请你参与其中:

(1)图一中的思想家的代表作品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图三中的思想家对空想社会主义进行改造后提出了什么理论?
(2)请将以上图片人物分为两类(只写序号),并说明你的分类标准。
第一类:
第二类:
(3)思想的发展有其传承性。请任意选择图片中两个人物,说明其所代表的思想之间的联系。
(4)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先导和精神动力。请从以上人物中任选一位为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救世主不久要下凡,拯救人类进入幸福的“千年之国”,因人有罪,信仰上帝并虔诚悔罪的人才能进入天国,否则要下地狱。
材料三:宇宙间唯一信仰的神是“真主”安拉……大家都信仰真主,而不要再信仰本部落的神。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人物是哪一宗教的创始人?他是谁?请再说出材料二和三中所体现宗教的创始人?
(2)、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从哪些现象能看到至今上述几种宗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请任意选择两个宗教,说出两点即可。)
(3)、作为当代中学生,你对宗教信仰持什么态度?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在东方看到了喷油的泉,可以燃烧的石头,用轻巧的纸张来做货币……铁匠奇劳洛说:打死我也不相信,大家拼命工作,都是为了金币银币,少说也为了铜币。给一张纸,说肯收呢?
材料二:天城(杭州)有10个庞大的市集,房屋160万栋,工场14万4000家。欧洲人的奢侈品胡椒,天城每天都消耗4770公斤。城内石桥12000座之多,桥下可通大桥。
材料三:(日本)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
——以上材料均选自《马可·波罗行纪》
请回答:
(1)、请分别指出材料一中,马可·波罗在东方的见闻各指什么?
(2)、在材料二和三中,你如何看待马可·波罗对杭州和日本王宫的描述?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马可·波罗行纪》对随后的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4)马可·波罗被誉为传播东西方文化的使者,对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根据所学知识,请列举出我国古代史上两位传播文明的和平使者。

新中国成立后,新生的人民政府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展开了和平外交事业,中国的国际影响与日俱增。
某校八年级(2)班准备举办一次主题为“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的小论坛。
(1)活动准备: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员,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请推荐两种途径。
(2)活动过程:请你帮忙将“相关链接”中的序号填入下面的知识卡片中
“新中国外交成就”知识卡片

时间
外 交 成 就
1949年
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90年代

相关链接:①我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②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3)活动总结:通过探究新中国外交发展的风雨历程,同学们明确了建国以来我国的外交政策是,认识到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是


(1)图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从此中国由过渡。
(2)图二是一张邮票,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这与殖民者有关。
(3)图三反映的是哪一地区人民的心声?三幅图反映的共同趋势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在农业科学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唐·帕尔伯格 《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
材料二:中国积极倡导并践行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始终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国际与地区安全环境。作为核武器国家,中国坚定奉行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
——摘自2008年10月23日新华网
材料三: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
(1)材料一的“他”是指谁?他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发展核武器的意义是什么?
(3)综合三则材料谈谈你对科技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