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
材料二:英国想当世界霸主,做的是海洋文章。……在其海洋称霸的3个世纪中,英国获得了遍及全球的海外殖民地,面积比它本土大150倍。这大大扩充了海外贸易,由此也刺激了英国本土的经济发展……引导了英国先于欧洲任何国家的工业革命。……大英帝国崛起了,英国骄傲地称自己是“日不落帝国”。
----摘编自张炜《大国之道·船舰与海权》
材料三:美国的出现只有230年的历史,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独创性的发展道路。这个新兴的工业国家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成为拥有50个州、3亿多人口的名副其实的大国。
——《大国崛起》
材料四: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以前它是个前工业时代的封建社会,到19世纪末期,新日本——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成为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它很快将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
——《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欧洲通过哪些途径“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
(2)根据材料二,概括促使英国崛起的重要因素。(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演绎的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在政治、经济方面的表现分别是什么?
(4)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归纳分析美国与日本的大国兴起历程中的相同点。
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隋唐时期也是如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恩格斯说:“在14世纪初,火药从阿拉伯人那里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式发生了变革,这是每一个小学生都知道的。”
材料二:欧洲最初见到的中国印刷品是纸币与纸牌。欧洲最古老的印刷品,印刷于1423年。材料三:“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宵”, 此桥历经一千三百多年依然屹立在洨河上,岿然不动。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在中国“四大发明”传播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的是谁?
(2)依据材料一,指出火药对欧洲有什么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最早标有明确时间的印刷品是什么?它比欧洲的印刷品早了多少年?
(4)材料三所指出的桥是指哪座桥,何人所设计的?
(5)结合所学,请你谈谈隋唐时我国科技发展的原因。
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1是在中国出土,仿唐“开元通宝”的银币,它是哪个国家铸造的?
(2)图2安放着唐朝哪位高僧的坐像?
(3)图3描述的是唐朝对外交往的哪一史实?有何历史意义?
(4)根据图1、图2和图3,说说唐朝对外交流的两种形式。
列强的侵略史
(1)以上四幅图片分别与哪一次侵华战争相关? (4分)
A——_______________ 战争; B——_____________战争;
C——________________战争; D——_____________战争。
(2)请按时间先后顺序为图片排序。
(3)请你设计一条标语,以此来纪念这段黑暗屈辱的历史。
人民的抗争史
以下是某摄影爱好者游历历史文化遗迹时拍下的照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李宏同学用这三张照片作为素材办了一份历史手抄报,请你为这份手抄报拟定一主题名称?
(2)任选一位照片的历史人物,用你自己喜欢的形式(如漫画,对联,杂文,诗歌,故事,历史短剧等)简介其主要事迹。(要求:符合选择形式的基本要求;史实详尽,真实;语言清晰,想象合理)
(3)当你某天旅游到这些雕像前的时候,你会有哪些感想?
自1840年英国侵略者入侵中国以来,中国广大阶层为了反抗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亡在不懈地努力。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史学界普遍认为,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梁启超的分期 |
史学界的观点 |
相关的历史事件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一期 |
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 |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二期 |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三期 |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
(2)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从“改良”到“革命”的两个阶段。请问“革命”阶段的主要领导人是谁?它主要的反清活动有哪些?
(3)分析中国人追求“近代化”历程充满艰难曲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