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选定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做中和反应的实验。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后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过滤,得白色沉淀和无色液体。
【提出问题】无色液体是什么物质?(不考虑指示剂)
【猜想】①小明:无色液体是水;
②小岩:无色液体是Ba(OH)2溶液;
③小丽认为无色液体可能是 溶液。
【实验探究】
(1)如果你是小组成员之一,你认为小明猜想的理由是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你认为小岩的猜想 (“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
(3)填写小丽的猜想,并针对她的猜想,请你设计实验验证是否正确。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及结论 |
| |
|
【拓展应用】
(4)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其中医疗上可以借助中和反应,来减轻胃酸过多病人的痛苦。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物质适合用来中和胃酸的是 。
A.氢氧化钡 B.碳酸氢钠 C.氢氧化钠 D.氢氧化铝
毒重石的主要成分BaCO3(含Ca2+、Mg2+、Fe3+等杂质),实验室利用毒重石制备BaCl2·2H2O的流程如下:
(1)毒重石用盐酸浸取前需充分研磨,目的是 ;
直接蒸干BaCl2溶液 (填“能”或“不能”)得到BaCl2·2H2O晶体。
(2)
| Ca2+ |
Mg2+ |
Fe3+ |
|
| 开始沉淀时的pH |
11.9 |
9.1 |
1.9 |
| 完全沉淀时的pH |
13.9 |
11.1 |
3.2 |
加入NH3·H2O调节pH=8可除去________(填离子符号),滤渣Ⅱ中含________(填化学式)。加入H2C2O4时应避免过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Ksp(BaC2O4)=1.6×10-7,Ksp(CaC2O4)=2.3×10-9。
(3)利用间接酸碱滴定法可测定Ba2+的含量,实验分两步进行。
已知:2CrO42-+2H+===Cr2O72-+H2O Ba2++CrO42-===BaCrO4↓
步骤Ⅰ 移取x mL一定浓度的Na2CrO4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酸碱指示剂,用b mol·L-1盐酸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滴加盐酸体积为V0 mL。
步骤Ⅱ:移取y mL BaCl2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x mL与步骤Ⅰ 相同浓度的Na2CrO4溶液,待Ba2+完全沉淀后,再加入酸碱指示剂,用b mol·L-1盐酸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1mL。BaCl2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mol·L-1。
用0.2000 mol/L的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其操作可分为如下几步:
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注入0.2000 mol/L的标准NaOH溶液至“0”刻度线以上;②固定好滴定管并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液体;③调节液面至“ 0”或“0”刻度线稍下,并记下读数;④量取20.00 mL待测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3滴酚酞溶液;⑤用标准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读数。⑥重复以上滴定操作2-3次。请回答:
(1)以上步骤有错误的是(填编号)________,该错误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步骤④中,量取20.00 mL待测液应使用________(填仪器名称),在锥形瓶装液前,留有少量蒸馏水,测定结果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步骤⑤滴定时眼睛应注视____________;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依据是:________。
(4)以下是实验数据记录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第1次滴定记录的NaOH溶液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的体积,其可能的原因是
| A.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无气泡 |
| B.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 |
| C.NaOH标准液保存时间过长,有部分变质 |
| D.滴定结束时,俯视计数 |
(5)根据表中记录数据,通过计算可得,该盐酸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以分离KCl 和B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是 ,操作②的名称是 。
(2)试剂a是 ,试剂b是 ,固体B是 。(填化学式)
(3)加入试剂a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加入试剂b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该方案能否达到实验目的: 。若不能,应如何改进(若能,此问不用回答) 。
(5)若要测定原混合物中KCl和BaCl2的质量分数,除了要准确称量混合物的质量外,至少还要获得的数据是 的质量。
某小组以废铁屑、稀硫酸、饱和(NH4)2SO4溶液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反应和操作后,合成了浅蓝绿色晶体X.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Ⅰ.结晶水的测定:称取7.84g浅蓝绿晶体,加热至100℃失去结晶水,冷却至室温后,称重,质量为5.68g。
Ⅱ.NH4+的测定:将上述5.68g固体置于如图所示的三颈瓶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10%NaOH溶液,通入氮气,用40.00mL 1mol•L-1的硫酸溶液吸收产生氨气。蒸氨结束后取下接收瓶,用2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硫酸,到终点时消耗20.00mLNaOH溶液。
Ⅲ.铁元素的测定:将上述实验结束后三颈瓶中的物质全部倒入锥形瓶中,向其中加入适量3%H2O2的溶液,充分振荡后滤出沉淀,洗净、干燥、灼烧后,测得其质量为1.6g。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I中,不可能用到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 A.烧杯 | B.铁架台(带铁圈) | C.坩埚 | D.蒸发皿 E.酒精灯 F.干燥器 G.托盘天平 |
(2)在实验Ⅱ中,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在实验Ⅱ中,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硫酸时,应使用______式滴定管;可使用的指示剂为_______;若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有少量待测液溅出,会使测量值________。
(4)在实验中,检验沉淀是否洗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该浅蓝绿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三颈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含有少量Na2SO4的NaOH样品中NaOH的含量进行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运用沉淀法测定样品中NaOH的含量。该同学选用的药品除样品外,还应有________;实验中应测定的数据有________。
(2)乙同学运用滴定法测定样品中NaOH的含量。
①用分析天平称取该样品5.000 g,全部溶于水配制成1 000.0 mL溶液。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所配溶液放在锥形瓶中,滴加几滴指示剂,待测。滴定管在使用前除洗涤外,还应________________。
②用浓度为0.100 0 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开始滴定前的一步操作是___ _____。
③滴定过程中用pH计测定锥形瓶中溶液的pH,临近滴定终点时测定pH应每滴一滴测一次。
④滴定过程中,锥形瓶中溶液的pH变化如下:
| V(HCl)/mL |
0.00 |
12.00 |
18.00 |
22.00 |
23.00 |
23.96 |
24.00 |
24.04 |
25.00 |
26.00 |
30.00 |
| pH |
13.1 |
12.6 |
12.2 |
11.7 |
11.4 |
9.9 |
7.0 |
4.0 |
2.7 |
2.4 |
1.9 |
请在坐标图中绘制出上述中和滴定的曲线。
| 变色范围(pH) |
颜色 |
||
| 酸 |
碱 |
||
| 甲基橙 |
3.1~4.4 |
红 |
黄 |
| 石蕊 |
5.0~8.0 |
红 |
蓝 |
| 酚酞 |
8.2~10.0 |
无 |
红 |

⑤如上表所示是几种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根据你所作的中和滴定曲线分析,上述中和滴定中应选用的指示剂是________。
⑥样品中,NaOH的质量百分含量为____________。
(3)以下滴定操作能导致最终滴定结果偏低的是()
A.碱式滴定管取液前尖嘴处有气泡,取液后气泡消失
B.滴定结束后,仰视读取酸式滴定管的数据
C.锥形瓶内盛装待测液之前有少量蒸馏水
D.滴定时,锥形瓶在摇动过程中有液体飞溅出来
E.酸式滴定管使用前未润洗
F.碱式滴定管使用前未润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