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上用重晶石(BaSO4)制备其他钡盐的常用方法主要有高温煅烧还原法、沉淀转化法等。
I.高温煅烧还原法
工业上利用重晶石高温煅烧还原法制备BaCl2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对工业过程进行模拟实验。查表得:
BaSO4(s) + 4C(s) 4CO(g) + BaS(s)  △H1 =" +" 571.2 kJ·mol-1    ①
4CO(g) + BaS(s)  △H1 =" +" 571.2 kJ·mol-1    ①
BaSO4(s) + 2C(s) 2CO2(g) + BaS(s)  △H2 =" +" 226.2 kJ·mol-1    ②
2CO2(g) + BaS(s)  △H2 =" +" 226.2 kJ·mol-1    ②
(1)气体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得到硫化钠。Na2S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反应C(s) + CO2(g) 2CO(g)的△H=                   kJ·mol-1。
2CO(g)的△H=                   kJ·mol-1。
(3)实际生产中必须加入过量的炭,同时还要通入空气,其目的可能是                     。
II.沉淀转化法
(4)已知KSP(BaSO4) =1.0×10-10,KSP(BaCO3)=2.5×10-9。某同学设想用饱和Na2CO3溶液和盐酸将BaSO4转化成BaCl2,若用10 L Na2CO3溶液一次性溶解并完全转化1.0 mol BaSO4(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不计), 则该转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             ; 反应的平衡常数K=          ;Na2CO3溶液的最初浓度不得低于                 。
松油醇是一种调香香精,是α、β、γ三种同分异构体组成的混合物,可由松节油分馏产品A(18O是氧原子的一种同位素)经下列反应制得:
 (1)α-松油醇的分子式为。
 (2)写出α-松油醇中官能团的名称。
 (3)α-松油醇能发生反应的类型有。
| A.加成反应 | B.消去反应 | C.氧化反应 | D.取代反应 | 
(4)物质M是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写出该物质在Cu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β-松油醇。
环己烷可制备1,4-环己二醇,下列七步有关反应(其中无机产物都已经略去)中,其中有两步属于取代反应,两步属于消去反应,三步属于加成反应,试回答:
 (1)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A:C:
 (2)写出①、④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④:。
(15分)某铜矿石的成分中含有Cu2O,还含有少量的Al2O3、Fe203和Si02。某工厂利用此矿石炼制精铜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CuO2+2H+=Cu+Cu2++H2O
 (1)滤液A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填离子符号),生成该离子的离子方程式为,检验滤液A中存在该离子的试剂为(填试剂名称)。
 (2)金属E与固体F发生的某一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常温下.等pH的NaAlO2和NaOH两份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一)前者为后者的108倍,则两种溶液的pH= 。
 (4)将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的CuCl2溶液中,除得到蓝色沉淀,还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5)①粗铜的电解精炼如图所示。在粗铜的电解精炼过程中,c为粗铜板,则a端应连接电源的(填“正”或“负”)极,若粗铜中含有Au、Ag、Fe杂质,则电解过程中c电极上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有、。
 ②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法测定反应后电解液中铁元素的含量。滴定时不能用碱式滴定管盛放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原因是、滴定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滴定时.锥形瓶中的溶液接触空气,则测得铁元素的含量会(填“偏高”或“偏低”)。
(原创)三聚氰胺(化学式:C3N6H6)是一种重要有机化工原料。下图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研制的以尿素为原料生产三聚氰胺的工艺——“常压气相一步法联产纯碱新技术”:
 已知:以尿素为原料生产三聚氰胺的原理是:6 CO(NH2)2 C3N6H6 +6 NH3+3CO2
C3N6H6 +6 NH3+3CO2
 请回答:
 (1)尿素的结构式为
 (2)已知:产品1是本工艺的主产品,产品2是副产品,X为循环使用的物质,产品3为纯碱。写出各主要成份的化学式:产品1产品2X
 (3)联氨系统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为了使母液中析出更多的产品2 ,常用的方法是
| A.加入固体NaCl | B.加入固体NaHCO3 | 
| C.通入CO2气体 | D.通入NH3 | 
(5)若生产过程中有4%的尿素损耗,每吨尿素理论上可得副产品纯碱吨(精确到0.001)
CuSO4溶液与K2C2O4溶液混合反应,产物之一是只含一种阴离子的蓝色钾盐水合物。通过下述实验确定该晶体的组成。
 步骤a:称取0.672 0 g样品,放入锥形瓶,加入适量2 mol·L-1稀硫酸,微热使样品溶解。再加入30 mL水加热,用0.200 0 mol·L-1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8.00 mL。
 步骤b:接着将溶液充分加热,使淡紫红色消失,溶液最终呈现蓝色。冷却后,调节pH并加入过量的KI固体,溶液变为棕色并产生白色沉淀CuI。用0.250 0 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8.00 mL。
 已知涉及的部分离子方程式如下:
 步骤a:2 MnO4-+5C2O42-+16H+= 2Mn2++8H2O+10CO2↑
 步骤b:2Cu2++4I-= 2CuI↓+I2 I2+2S2O32-= 2I-+S4O62-
 (1)已知室温下CuI的Ksp=1.27×10-12,欲使溶液中c(Cu+)≤1.0×10-6 mol·L-1,应保持溶液中
 c(I-)≥mol·L-1。
 (2)MnO4-在酸性条件下,加热能分解为O2;同时生成M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若无该操作,则测定的Cu2+的含量将会(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3)步骤b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则滴定终点观察到的现象为。
 (4)通过计算确定样品晶体的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