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有报道称:各国洋兵“俱以捕拿义和团,搜查军械为名,三五成群,身挎洋枪,手持利刃,在各街巷挨户踹门而入。„„凡银钱钟表细软值钱之物,劫掳一空,谓之扰城。稍有拦阻,即被戕害”。这段文字直接控诉了( )
| A.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侵略军的罪行 |
|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的罪行 |
|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八国联军的罪行 |
| D.鸦片战争中英国在广州的罪行 |
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不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②重视农业的观念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 ②③④ |
下列关于两极格局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冲突加剧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
| B.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
| C.北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
| D.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
2008年8月8日,在29届北京奥运会上,中华台北代表团的入场引起了全场观众的欢声雷动。“中华台北”这一名称的使用从本质上表明
| A.台湾方面认同“一个中国”的原则 | B.国际社会承认台湾是一个独立的政权 |
| C.台湾以独立身份加入了国际奥委会 | D.台湾方面已接受了“一国两制”构思 |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不仅有人全盘否定十月革命,否定列宁,还有人主张把列宁墓从红场迁出,甚至四处寻找沙皇的后裔,企图在俄罗斯恢复帝制。但此最终因没有多少人响应而告吹。列宁墓仍然留在红场,列宁的铜像依然屹立在十月广场。该事件充分说明了
| A.列宁作为引导苏俄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领导人,仍然受到民众的敬仰 |
| B.否定十月革命的人带有自己的政治目的 |
| C.俄国民众对苏联解体后的社会状况不满 |
| D.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治斗争的复杂性 |
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出现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爱国口号。如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②保卫华北,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③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
;④还我山东,还我青岛。这些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④③ | B.①③②④ | C.②③④① | D.③④②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