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的前提是
A.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其弊端日益暴露 |
B.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的天才设想 |
C.批判继承了19世纪优秀的思想成果 |
D.参加革命实践,同工人保持密切联系 |
1962年,为了“往美国人的裤子里塞一只刺猬”,赫鲁晓夫决定在古巴部署中程导弹。后被美国发现,经过对峙和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这表明()
A.美国拥有遏制苏联的绝对实力 |
B.此后美苏两国不再走军备竞赛路线 |
C.此后美苏由对峙走向和平共处 |
D.美苏认识到对峙和使用原子武器并不能解决问题 |
冷战既是一种对外政策,又是一种双方对抗的手段,还是一种国际格局态势。下列与之对应正确的是()
A.杜鲁门主义柏林墙北约华约对峙 |
B.雅尔塔体制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 |
C.一边倒越南战争多极化格局 |
D.马歇尔计划 “铁幕”演说欧盟与经互会 |
美苏“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包括()
①不同利益的国家结成军事同盟,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爆发
②有利于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③美苏之间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避免了世界大战
④使世界分裂为两大阵营,互不信任,给世界带来动荡不安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二战以后,美苏两级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B.北约与华约的建立 |
C.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 | D.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
1939年日寇扫荡华北,马本斋领导的回民支队在冀鲁边区河间、青县、沧县等地转战,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威震冀中平原,有“攻无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之誉。1940年春天,回民支队开往深南一带(河北省衡水市深县以南),在石德铁路沿线与敌周旋作战,率领回民支队在康庄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回民支队取得伏击战的胜利,对其作用评价恰当的是()
A.有利于缓解根据地严重困难的局面 |
B.反映了党正确领导下整风运动的积极影响 |
C.反映了少数民族对抗战胜利的伟大贡献 |
D.体现了这一时期根据地军民基本的运动战,不放松有利的阵地战的方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