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新中国首次明确提出并运用“求同存异”方针解决国际争端的是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D.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13年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广大群众茫然不知国会为何物,就连精英、乡绅也不明白。但是那些留学的、跟革命党沾边的人都投了票,所以第一届选举国民党大胜,获得参众两院多数席位。上述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中国数千年旧传统并未发生改变
B.薄弱的经济带来脆弱的民主政治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无法推行
D.西方思想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

美国设立参议院的主要目的是使政府能够“推行正当之措施”,应该对参议员“予以较长之任期”。对参议员“予以较长之任期”主要是考虑到

A.地方与中央争权影响美国政局的稳定
B.行政与立法机构在国家中的地位不同
C.“权力制衡”是美国宪法的基本精神
D.参议员专司其事才能提高其专业能力

“随着版图的拓展,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罗马法)存在明显的缺陷。”解决这一“缺陷”的关键是

A.习惯法的使用 B.《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C.万民法的实施 D.《阿奎利亚法》的颁布

我国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各个区域联系起来,说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这就是所谓分野的观念。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如左表;后来又按各州来分配,如下表。从左表到右表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宿

氐房心

尾其

室壁

虚危

宿

房心
豫州
尾其
幽州
室壁
并州
虚危
青州


A.“天人感应”的思想
B.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成就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君权神授”的思想

下列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为之辩护的社会观念与行动中,哪一选项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结果,客观上推动了社会进步()

A.种族(民族)优越论
B.德国生存空间狭小,理应获得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
C.大公司不得不依照自然规律吞并较小企业
D.战争是一件美好的事,作战者为增强国家适应性而实现自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