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完整展现事物发展的过程,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据此判断,1958 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二战后第一个世博会主题及用意应该是( )
A.“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揭示人类已进入城市化时代 |
B.“人类、自然、科技一一蓬勃发展的全新世界”;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 |
C.“交通与通讯——人类的发展和未来”;提醒人类已步人信息时代 |
D.“科学、文明和人”;用科学进步促进人类的和谐共处 |
读书人可以凭文才武略竞争高低,从而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是得益于我国古代的:()
A.宗法制 | B.科举制 | C.世官制 | D.察举制 |
历史学家范文澜指出:在官办的学校里,“学术上只有儒家派别之间的争辩,不再有儒与非儒不同学派的斗争。”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与哪一人物发展儒家思想有关:
A.孟子 | B.荀子 | C.董仲舒 | D.朱熹 |
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巳;
③位卑未敢忘忧国;④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⑤ | C.②③④⑤ | D.①②④⑤ |
2007年10月28日至30日第二届朱子文化节在福建武夷山举行,以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及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诞辰877周年。宋明理学的积极作用有:
①压抑人的自然欲求②注重人的气节、品德
③讲求自我节制,奋发图强④强调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下图中的三人从右至左分别是老子、释迦牟尼、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正在辩经论道。画面中,释迦牟尼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此图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体现了古代中国儒、佛、道“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 |
B.此三人不是同一时代,不可能同时出现 |
C.儒、佛、道三家主张各异,冲突激烈 |
D.主要反映了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