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选文甲选自课文《岳阳楼记》,作者是 ;选文乙选自课文《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选文甲“忧”字反复出现,抒发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胸怀。 |
B.选文乙“乐”字贯穿始终,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 |
C.选文甲、乙均为作者被贬谪后所作,甲文消沉,乙文豁达。 |
D.选文甲以议论抒情直抒胸臆,选文乙以议论描写含蓄言志。 |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下面加点字调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故不为苟得也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B.万钟于我何加焉因使唐雎使于秦 |
C.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
D.生,亦我所欲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翻译下面句子。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贫乏者得我而为之。第①段画线句子“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具体指(用原文的话回答)
第②段作者先列举乞人不受“嗟来之食”的事例,论证了“”比“”更重要的观点,然后指出“”是失其“本心”的表现,提出“是亦不可以已乎”的告诫。
翻译下面句子。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1. |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2. |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3. |
圣人非所与熙也 |
4. |
问:"何以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游白水书付过①
苏轼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②。浴于汤池③,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④百仞。山八九折,折⑤处辄为潭,深者縋石⑥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山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⑦,观山烧⑧,火甚。俯仰度⑨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⑩中流,掬⑾弄珠璧。到家,二鼓⑿,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注释】①此文是作者远谪惠州上所作。白水:山名。过苏轼第三子,名过,题目的意思是作者与儿子苏过同游白水山后写成此文交给苏过。②佛迹院:寺庙名③汤池:温泉④悬水:瀑布⑤折:弯转⑥縋(zhuì)石:用绳子系着石头向下。⑦倒行:顺来路回去⑧山烧:一说夕照景象,一说山火⑨度:越过⑩击汰:击水,汰:水波。⑾掬:用双手捧取。珠璧:喻星月在水中的倒影⑿二鼓:二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食余甘煮菜
②顾影颓然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为”和“折处辄为潭”中的“为”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
B.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公输》) |
C.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童趣》) |
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作者在这篇游记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题。
【甲】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几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观第五泄①记(节选)
袁宏远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②,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④如虹,忽卷掣折⑤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⑥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注释】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在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是著名旅游胜地。②罅(xià):缝隙,裂隙。③掉:摇动。④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⑤掣折:转折。⑥欹(qī):斜靠。
1. |
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 (1)日光下澈: (2)其岸势犬牙差互: (3)疾趋:(4)山行之极观也: |
2. |
翻译选文中划线的句子。 (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
3. |
请从【甲】【乙】两段文字中各找出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 (1〉《小石潭记》: (2〉《观第五泄记》: 出来即可。题干中要求用原文语句回答的,必须用原文语句回答;能借用原文语句回答的可借用原文语句。 |
4. |
两篇选文,让我们感受到小石潭的幽美和第五泄的恢宏气势,其中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填入下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