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郑 絪
刘瞻之先②,寒士也。十许岁,在郑絪左右主笔砚。十八九,絪为御史,巡荆部商山③,歇马亭,俯瞰山水。时雨霁,岩峦奇秀,泉石甚佳。絪坐久,起行五六里。曰:“此胜概④,不能吟咏,必晚何妨?”却返于亭,欲题诗。顾见一绝,染翰尚湿。絪大讶其佳绝。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公戏之曰:“莫是尔否?”景拜曰:“实见侍御吟赏起⑤予,辄有寓题。”引咎又拜。公咨嗟久之而去。比回京阙,戒子弟涵、瀚已下曰:“刘景他日有奇才,文学必超异。自此可令与汝共处于学院,寝馔⑥一切,无异尔辈。吾亦不复指使。”至三数年,所成文章,皆辞理优壮。凡再举成名,公召辟法寺学省清级。
【注释】①絪:念yīn。②刘瞻之先:指刘瞻的父亲,即刘景。  ③荆部商山:地名。  ④概:景象。⑤起:启发。 ⑥馔:念zhuàn,食物。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十岁/ 遂先帝以驱驰   B 见一绝/ 三臣于草庐之中
C絪大讶其佳/ 以为妙   D刘景他日有才 /邑人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
刘景成才的自身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文中内容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26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与朱元思书》)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任意东西()②争高直指()
③鸢飞戾天者()④窥谷忘反()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请你根据自己的语文积累,给这篇古文写一段“解题”文字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写下的《朝发白帝城》。《与朱元思书》中哪两句话与划线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1)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曾在著名散文《醉翁亭记》中描写了琅琊山醉翁亭的秀美景色,请你根据《与朱元思书》描写的富春江景色特征,以“琅琊山蔚然深秀”为上联,写出下句组成一副对联。
上联:琅 琊 山 蔚 然 深 秀
下联:
(2)请说说《与朱元思书》作者写景的目的是什么?
有人认为“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放在文章原处不是很适合,应该放在最后。请你谈谈你的看法,并说出理由。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蚁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解释加点字词
(1)私作群鹤舞空拟
(2)项为之强:
(3)一癞蛤蟆也盖:
(4)察秋毫明:
(5)以土砾凸者为丘:
加点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心所向昂首观 B.徐喷丛草为林
C.又留蚊素帐中土墙凹凸处 D.拔山倒树来舌一吐二虫尽为所吞

翻译句子
(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2)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
(3)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作者所说的物外之趣是什么?,说说作者的童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趣事?

蒋氏大戚,汪然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是进亦忧退亦忧
B.毒之乎皆空游无所依
C.乡邻之生日蹙 人不知不愠
D.殚其地之,竭其庐之入则无敌国外患者

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乡邻之生日蹙/黑质白章 B.竭庐之入/真不知马也
C.悍吏来吾乡/主人处处款 D.鸡狗不得宁焉/故有名马

对“又安敢毒邪?”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蒋氏不敢怨恨捕蛇这件事,因为这是太医以皇帝的命令发的。
B.此句与上段作者的问话“若毒之乎”相呼应,使一篇血泪斑斑的控诉,带上“哀 而不伤”的色调,蕴含更加深刻。
C.蒋氏在控诉捕蛇给他一家三代带来的不幸。
D.蒋氏不敢怨恨“复若赋”这件事,因为他知道“复赋比捕蛇的毒害更深”。

句子翻译(4分)
(1)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2)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选文叙述蒋氏和乡邻的遭遇,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从中找出一组对比句,结合选文简要分析其作用。(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16分)
【甲】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 室 倾 颓 奸 臣 窃 命 主上 蒙 尘 孤 不 度 德 量 力 欲 信 大 义 于 天 下 而 智 术 浅 短 遂 用 猖 蹶至 于 今 日 然 志 犹 未 已 君 谓 计 将 安 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选自《隆中对》)
【乙】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选自《出师表》)
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此皆实用心 B.畅军事家喻户
C.死之臣衣缩食 D.日而待千方百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臣本布衣布衣: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
③遂许先产以驱驰 驱驰:
④深入不毛不毛: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以”与“临崩寄臣以大事”中“以”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

A.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B.故以怪之矣。
C.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乎?
(2)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联系两段文字来看,甲段中的“将军”就是乙段中的
【甲】文中写刘备去拜访诸葛亮,“凡三往,乃见”,又写到刘备对诸葛亮的一席话,【乙】文中也写到“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表明刘备是个的人。
阅读两篇选文,从诸葛亮向刘氏父子的进言中,可以看出他是个__________的人。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共14分)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选自《出师表》)
【乙】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
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郤正闻之,求见禅曰:“王若后问,宜泣而答曰:‘先父坟墓远在陇、蜀,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选自《三国志》)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 先帝不以臣卑鄙② 夙夜忧叹
③ 庶竭驽钝④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
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2)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
刘禅的小名叫阿斗,后人都说他是“扶不起的阿斗”,你能从【乙】文中找出这样说的根据吗?(至少说出两点)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后人感叹诸葛亮的语句,请你结合【甲】【乙】两段文字说说英雄落泪的原因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