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在《论女学》中认为中国“女子不学,危害甚大”,是“天下积弱之本”。这表明
A.政府重视发展女学教育 | B.男尊女卑思想不复存在 |
C.女子教育关乎国家兴亡 | D.兴办女学成为教育主流 |
下列对护法运动和护国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 B.孙中山起了重要作用 |
C.维护共和的斗争 | D.以反对复辟帝制为目标 |
“壮飞(谭嗣同号)不复飞矣,(康)有为安有为哉?”“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上述说法反映出的历史事实表明
A.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
B.改良和革命都能推动社会进步 |
C.革命比改良更能有效改造中国政治 |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完成历史任务 |
“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每日每署封章皆数十,……”这一现象主要反映出
A.戊戌变法得到全国各阶层热烈响应 | B.民族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强烈愿望 |
C.民族资本主义大力发展 | D.统治者的决策有了大量的依据 |
有学者指出:“那些为17世纪的大部分欧洲人难于理解和在当时的大不列颠尚未获得全胜的原则(自由与平等),已在新英格兰(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的法律上得到了全部承认,并被订于法律的条款之内。”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17世纪的新英格兰已是一个法制国家 |
B.17世纪的英国还处于封建势力的统治之下 |
C.美国的民主政治早在17世纪就开始孕育 |
D.欧洲在17世纪时并未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 |
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史(1763—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这段话属于弗格森对
A.创建美国联邦政府及其作用的评价 |
B.1776年革命派关于自由理念的批评 |
C.1787年联邦派关于自由解释的表彰 |
D.联邦创建前后不同自由观点的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