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一位学者曾说:“必有兄老先营货殖于前,子弟方得专事读书进取,以致身通显。是故古者四民(士农工商)分,后世四民不分。古者士之子恒为士,后世商之子方能为士。”据此,可以得出明清时期( )
|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 B.“士首商末”的观念受到冲击 |
| C.商人入仕,开始掌握政权 |
| D.商人经商动机不利于商业资本的积累 |
下面是1930年和1940年美国部分机器产量数据变化表,导致这一数据变化的原因之一是罗斯福新政()
| 1930年 |
1940年 |
|
| 拖拉机 |
92万台 |
156.67万台 |
| 谷物联合收割机 |
6.1万台 |
19万台 |
| 玉米摘收机 |
5万台 |
11万台 |
A.推行“以工代赈” B.致力于国家工业复兴
C.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D.实施农业减耕减产政策
美国学者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通史·西欧》中描述这样一场近代战争:“两个国家间的胜负,以进攻国的优势转变为溃败而告终。战胜国不仅再一次宣告了工业的力量,也开启了新兴大国挑战这个旧的大陆主人的序幕,并为战胜国日后恶行埋下了伏笔。”材料中的这场近代战争应指()
| A.英荷战争 | B.英法战争 |
| C.普法战争 | D.法俄战争 |
伯利克里说:“当我们隔壁邻人为所欲为的时候,我们不至于因此而生气;我们也不会因此而给他以难看的颜色,以伤他的感情……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反映出古代雅典()
|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 B.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保护 |
| C.注重维护城邦公共利益 | D.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
民族主义在历史上扮演了天使和魔鬼的双重角色。下列是不同时期的民族主义口号,在历史上以进步意义为主的是()
| A.“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
| B.“不用官兵,不用国努,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 |
| C.“去征服剥削掠夺乃至消灭劣等民族,乃是我无可推卸的职责与特权” |
| D.“我们要恢复罗马帝国的光荣,地中海是我们的海” |
下列图片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历史文化现象。据此可知,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要阶段特征是()
| A.社会大转型 | B.封建大一统 |
| C.文化大发展 | D.民族大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