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
A.大宗和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
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
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
D.家国混同为一的政治体制 |
据史料记载:八年抗战中,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抗日武装对敌作战十二万五千余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其中日军五十万七千余人。国民党军队击毙日军80余万,平均每年抗击侵华日军40%。1943年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解救被围英军7600余人,歼灭日军4个师团。从材料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 |
B.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C.国民党军队一直消极抗日 |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总结部队工作经验,提出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其中三大纪律的内容是:行动听指挥;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由此可见新式军队与旧式军队的根本区别是( )
A.代表工农利益 | B.战斗力强 |
C.服从指挥 | D.注重战术 |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下列事件的革命模式与此思想相悖的是( )
A.北伐战争 | B.南昌起义 |
C.秋收起义 |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
宣统皇帝的退位诏书写道:“……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 这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份皇帝诏书,也被称为新时代开始的一个重要见证,是因为它( )
A.宣告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
B.标志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 |
C.意味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
D.宣告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
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 )
A.《黄埔条约》 | B.《天津条约》 | C.《北京条约》 | D.《辛丑条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