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12月25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人民政协要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这些规定
A.表明人民政协具有参政议政职能 |
B.反映出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
C.明确了人民政协是国家权力机关 |
D.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
以下为《申报》的部分大事记,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年份 |
记事 |
1918 |
安装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 |
1932 |
连续发表题为《剿“匪”和造“匪”》的社论,公开反对国民党的“围剿” |
1937 |
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后因拒绝日寇新闻检查,宣布停刊 |
①近代科技为报业发展提供条件 ②《申报》公开支持中共开辟红色根据地 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摧残了中国新闻事业 ④《申报》对研究中国近代史有一定史料价值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践做出判断。”以下哪一项不是列宁判断后的正确实践?
A.实行粮食税制度,农民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
B.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
C.将部分国有企业租借给本国资本家经营 |
D.借助商品和市场的自由调节 |
下图是美国某时期流行的漫画,一位绅士正向一位农民进行解释:艰难时期就如同那群鸟儿,要驱赶它们只需要竖立一个稻草人吓一吓就可以了。请问与此绅士观点一致的政策是
A.固守自由放任 |
B.实行政府干预 |
C.走法西斯道路 |
D.发展混合经济 |
美国历史学者彭慕兰在分析英国工业化起源时指出:“伦敦附近有大片露出地表的煤层……如果不是这些地球物理的偶然条件,我们更难想象(英国)早期如何突破有机经济的限制。”彭慕兰在此没有强调的是
A.浅层煤矿是英国工业革命最重要的条件 |
B.工业革命在英国出现是一种历史的偶然 |
C.英国工业革命的出现推动了煤炭的使用 |
D.煤矿的开采对英国工业革命有突破作用 |
清代陶煦的《租核•推原》记载:“金宝庐舍, 转瞬灰烬, 惟有田者, 指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 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 赢十百金, 即莫不志在良田。”" 以上现象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 B.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C.有利于巩固统治 | D.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