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雅典有几百万常驻外来移民,主要从事工商业和金融业,为雅典人提供税收(公民不纳税),但却没有政治权利,也没有占有土地的经济权利。……雅典还一度盘剥附属国居民……甚至对退盟国公民进行大屠杀。
——摘自邵龙宝《超越政治权威的罗马法》
材料二:罗马法律对待外来民族的人较为开明。它“准许半岛约四分之一的居民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其余的人享有拉丁公民权,即一种大而不充分的特权。所有的人都享有人身自由,由此造成的唯一不足仅在于不能控制外交事务,不能强制人们服兵役。”
——摘自邵龙宝《超越政治权威的罗马法》
材料三:第5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3、8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材料四: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 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现在许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某些诉讼原则均直接源于罗马法。
——引自《历史 必修I政治文明历程》(岳麓版)
请回答:
(1)材料一,雅典民主存在的不足是什么?与材料一相比较,罗马法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2)《十二铜表法》的出现在当时有何进步作用?你认为这些法律规定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吗?为什么?根据材料四指出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国家法制建设有哪些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材料二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里,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三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
——赵翼《蘑曝杂记》
材料四:

美国白宫美国国会大厦美国联邦法院
材料五:“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是因为权力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大多数人手里” “所有公职人员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择产生,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制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是通过抽签从数个部落中各选数十人组成的。每数十人为一组轮流执政,处理一些日常事务。”
请回答:
①材料一中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的目的是什么?(2分)三省的职能分别是什么?(3分)
②材料二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2分)
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
③材料三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④材料四中美国政体形式是通过哪部宪法确立的?(2分)体现什么原则?(2分)
⑤材料五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什么特点?(2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和古希腊雅典民主分别属于哪两种文明类型?(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摘自于一教师的《李四光》教学提纲

材料二: 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的、危险的下山道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这样做并不是放弃登山的目标,而是为了更好地向上攀登,到达山顶。
――列宁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李四光“辞官留学英国”的社会背景和向“权威”挑战的主要事迹。
(2)在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列宁如何“有勇气走一段困难的、危险的下山道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
(3)从上述两位杰出人物的经历与话语中,你能感受到他们哪些相似的精神品质或人格魅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微小。指一个人的身躯和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制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尽管我们处于弱小的地位,但我们得到上天的神佑,这是最不经心的人也会察觉到的。而在漫长的8年中,美国军队经历了几乎一切艰难挫折,它所表现出来的无与伦比的百折不挠的精神,更不能不说是前所未有的奇迹。本人感谢将级军官们,……本人感谢团长、营长及其他军官,……本人感谢参谋人员,……本人感谢军士们和士兵们。……
——华盛顿《向美国军队告别的命令》1783年11月2日
(1)据材料指出秦始皇、华盛顿对战争胜利具体原因的认识有何不同之处?
(2)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角度分析秦始皇、华盛顿对战争胜利具体原因出现不同认识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下面是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杰弗逊的言论:
材料一在美国,我认为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正直的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
摘自马隆:《杰弗逊及其时代》
材料二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地公平对待,而不论他的社会地位、宗教信仰和政治信仰。
摘自彼得森:《杰弗逊作品选》
材料三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安全,知识就是幸福。
摘自梅奥:《杰弗逊自述》
材料四(杰弗逊在连任两届总统期满时说)华盛顿将军在8年后树立了一个自愿退休的榜样。我将追随他。能够有更多的先例,就会形成一种惯例,从而使那些妄想延长任期的人无计可施。
摘自邓博尔:《杰弗逊政治著作选》
回答:
(1)上述言论反映了哪些重要观点?(4分)这些观点是否由杰弗逊首次提出?(1分)为什么?(1分)
(2)据材料,对杰弗逊作个简短的评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散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回答:
(1)三则材料反映了思想界怎样的发展的趋势?原因何在?
(2)从材料可知,在这一趋势下,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
(3)如何评价秦汉时期的这种努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