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
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
B.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
C.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
D.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论持久战》《论联合政府》《新民主主义论》等资料。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可能是 ()
A.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 |
B.抗战时期的毛泽东思想 |
C.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毛泽东思想 |
D.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历程 |
某博客在分析毛泽东思想诞生的背景时列出了下列四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为其奠定了现实基础 |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其奠定了思想基础 |
C.工人运动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其奠定了阶级基础 |
D.以中国共产党为首的先进中国人的探索为其奠定了实践基础 |
国民革命时期,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最基本的相同点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B.节制资本 |
C.打倒列强,除军阀 | D.平均地权 |
新三民主义能够成为实现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政治基础,主要是因为新三民主义 ()
A.明确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
B.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 |
C.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 |
D.接受了共产国际和中共建议 |
.孙中山曾说:“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其中“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指的是 ()
A.民族主义 | B.民权主义 |
C.民生主义 | D.民主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