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种实验装置,用来研究碰撞问题,其模型如图所示,光滑轨道中间部分水平,右侧为位于竖直平面内半径为R的半圆,在最低点与直轨道相切.5个大小相同、质量不等的小球并列静置于水平部分,球间有微小间隔,从左到右,球的编号依次为0、1、2、3、4,球的质量依次递减,每球质量与其相邻左球质量之比为k(k<1).将0号球向左拉至左侧轨道距水平高h处,然后由静止释放,使其与1号球碰撞,1号球再与2号球碰撞……所有碰撞皆为无机械能损失的正碰(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
(1)0号球与1号球碰撞后,1号球的速度大小v1;
(2)若已知h=0.1m,R=0.64m,要使4号球碰撞后能过右侧轨道的最高点,问k值为多少?
一条传送带始终水平匀速行驶,将一个质量为m=2.0kg的货物无初速度地放到传送带上,货物从放上到跟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经过的时间是0.8s
货物在传送带上滑行的距离是1.2m,(g=10m/s2)求
(1)传送带水平匀速运动的速度v的大小
(2)货物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的值
水平桌面上质量为1 kg的物体受到2 N的水平拉力,产生1.5 m/s2的加速度。若水平拉力增至4 N,则物体将获得多大的加速度?
某同学的家住在一座30层的高楼内,他每天乘电梯上楼,经过多次仔细观察和反复测量,他发现电梯启动后向上运动的速度符合如下图所示的规律,他就根据这一特点在电梯内用台秤、重物和秒表测量这一楼房的高度。他将台秤放在电梯内,将重物放在台秤的托盘,电梯从第一层开始启动,经过不间断地运行,最后停在第30楼。他测得在第9.5s时台秤的示数为60N,g=10m/s2。求:
(1)电梯启动后在上升过程中台秤的最大示数;
(2)该幢楼房每一层的平均高度(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物块(可视为质点)从长为5m、倾角θ=370的固定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已知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取g=10m/s2, sin370=0.6,cos370=0.8)。求:
(1)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所需要的时间;
(2)物体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的大小。
如图所示,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上A点的物体,质量是2kg,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物体在大小为20N,方向与水平面成370的斜向下的推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从A点开始向右沿直线运动,经过2s后撤去外力F,最终物体停在某处B点,求AB之间的总距离(sin370=0.6,cos370=0.8,g=10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