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碳不完全燃烧:   
(2)用稀硫酸除铁表面的铁锈: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4)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5)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A~F是初中化学学习中常见的物质,其中B、C常温下是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C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气体,X和Y能发生中和反应.F是厨房常见的调味品之一.(图中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C的化学式是  

(2)若反应③是化合反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写出X与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  乙(填“>”、“<”或“=”).

(2)要从乙的饱和溶液中获得较多晶体,宜采用的结晶方法是  结晶.

(3)t1℃时,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配成饱和溶液,需水质量较多的是  (填“甲”或“乙”).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将25g丙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g。

(2)现有操作步骤:a.溶解 b.过滤 c.降温结晶 d.加热浓缩。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  (填序号)。

(3)将t2℃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向100g t2℃的水中加入55g甲的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固体析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  

南海、钓鱼岛及其附属海域是我国固有领土,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在充分利用海洋资源的基础上,结合“侯氏制碱法”的基本原理,可模拟实现工业生产纯碱的过程如下(某些反应产物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的名称是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请列举小苏打在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用途  

(4)向精制饱和食盐水中通入两种气体的顺序是:先通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然后在加压条件下通入二氧化碳.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5)仔细观察流程图,其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二氧化碳之外,还有  

一种新型环保材料被塑胶跑道工程广泛应用,合成这种新材料的原料是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其分子式为C 15H 10N 2O 2)。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C 15H 10N 2O 2)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2)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C 15H 10N 2O 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500g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   g。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