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D、E、F六个城市中可能形成较早的是 城市。
(2)A、D、F三城市兴起的共同原因是什么?请分别列举与A、D、F矿产相同的城市A ,D ,F 。
(3)B城市的区位因素有哪些?C城市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4)图中还有一个城市未标出,请标出,并说明该城市的成因。
下图为某大洲局部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附近海域的水温(高于或低于)同纬度海域,原因是。位于该海域的世界级大渔场是。
(2)简要说明乙地附近地区农业的地域类型及其区位特点。
(3)影响丙地所在国家建都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选择填空)
A.矿产资源 | B.交通 | C.宗教 | D.政治 |
(4)丁地气候类型为,其气候特征为。
我国幅员辽阔,岛屿众多,下图为我国两岛屿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甲、乙两图所示岛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图所示岛屿面积较大,两岛屿甲位于乙的________________方向。(4分)
(2)甲、乙两图相比较比例尺较大的是________,描述的地理事物更详细的是________。(2分)
(3)甲图中①、②两城市之间的距离约是(1分)( )
A.230千米 | B.100千米 |
C.270千米 | D.200千米 |
(4)图中两岛屿主要城市分布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5)两图中③、④是著名的盐场,其形成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根据图甲、图乙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图甲所示区域积温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2)指出歌谣所反映的该地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
(3)比较图甲中我国青海省和图乙中C地种植业生产类型及气候条件的差异。
(4)图甲中B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西北粮仓”,B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可能带来哪些环境问题?
成都市某校“地理社团”在2013年暑期用一周时间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研究了该时间内出现的一些地理现象,图示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读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③两地该季节风向不同,①地风向是 ,③地风向是,指出该季节①③两地盛行风形成的主导因素分别是:①地,③地。
维多利亚瀑布位于赞比西河上,如活动区域④所示,宽度超过两公里,瀑布奔入玄武岩峡谷,水雾形成的彩虹远隔二十公里以外就能看到。倾注的河水产生一股充满飞沫的上升气流,游客站在瀑布对面悬崖边,手上的手帕都会被这强大的上升雾气卷至半空。而瀑布附近的“雨林”(“雨林”是瀑布附近的一片长年青葱的树林)又为瀑布这一壮景平添了几分姿色。
(2)⑤→⑥→⑦体现了地域分异规律,④⑤两地都有“雨林”景观,所体现的地域分异特点不同,④地属于地域分异规律,⑤地属于地域分异规律。结合上述材料解释④地“雨林”的形成原因。
(3)②⑧两地都有大面积沼泽,分析两地沼泽形成的不同原因。
【环境保护】
下图为2012年渤海沿岸海水入侵分布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简述图示北部地区的海水入侵程度的时空分布规律。(4分)
(2)分析上述时空分布差异的原因。(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