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区域位于我国不同经济区,下表是两区域某年部分统计数据。
|
甲 |
乙 |
人口(万人) |
2239 |
3508 |
耕地面积(千公顷) |
989 |
2760 |
GDP(亿元) |
16013 |
5276 |
城市化水平(%) |
67.5 |
35.5 |
三类产业结构比 |
2:47:51 |
26:44:30 |
每万人大学生数(人) |
343 |
91 |
关于两区域发展经济相对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地广人稀 | B.甲区域产业结构较合理 |
C.乙区域经济比较发达 | D.乙区域出现“用人荒” |
甲、乙两区域合作发展,产生了要素的流动。属于从甲区域流向乙区域的主要是
A.管理、劳动力 | B.原料、燃料 |
C.技术、资金 | D.技术密集型产业 |
日影有日变化和年变化。某地一天中日影最短时,北京时间为12时40分,且为一年中正午日影最长,人们发现旗杆(a)与杆影(b)等长(如下图所示),回答问题。该地的地理坐标为
A.110°E,21°34′N |
B.110°E,45°N |
C.130°E,45°N |
D.130°E,21°34′S |
此日前后,有可能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
C.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该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读图完成问题。 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甲地纬度较乙地低,则
A.该环流是高纬环流
B.B.该环流是低纬环流
C.甲、乙之间近地面为西风带
D.甲、乙之间近地面为信风带若该图表示全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且处于大陆西岸,则甲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A.热带草原气候 | B.热带季风气候 | C.温带海洋性气候 | D.地中海气候 |
分析表3中的数据,做问题。
表3世界上部分国家的人均生态赤字资料 (单位:公顷/人)
国家 |
生态 足迹 |
有效生 态承载力 |
生态 赤字 |
国家 |
生态 足迹 |
有效生 态承载力 |
生态 赤字 |
新加坡 |
6.9 |
O.1 |
—6.8 |
冰岛 |
7.4 |
21.7 |
14.3 |
比利时 |
5.0 |
1.2 |
—3.8 |
新西兰 |
7.6 |
20.4 |
12.8 |
美国 |
10.3 |
6.7 |
—3.6 |
秘鲁 |
1.6 |
7.7 |
6.1 |
英国 |
5.2 |
1.7 |
—3.5 |
澳大利亚 |
9.0 |
14.0 |
5.0 |
日本 |
4.3 |
0.9 |
—3.4 |
巴西 |
3.1 |
6.7 |
3.6 |
注:生态足迹是人们所消耗的每种消费品的生物生产面积的总和。有效生态承栽力是自然能够对人类提供的生态服务。 |
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为1.2公顷/人,人均有效生态承载力为0.8公顷/人,则中国的人均生态赤字为(单位:公顷/人)( )
A.O.4 | B.一O.4 | C.2.0 | D.一2.0 |
根据计算,1993年全球的人均生态赤字为一0.7公顷/人,1997年全球的人均生态赤字为一O.8公顷/人。下列叙述中,与这两个数据说明的问题相吻合的是( )
A.地球的生态环境处在不断改善之中 |
B.地球上的交通和通信越来越发达 |
C.人类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越来越近 |
D.生物的多样性不断减少 |
图8中①地的气候类型是下图中的 ( )
图7是韩国南端济州岛的等高线地形图和图中MN、NO、PQ、KL四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 与剖面线MN、NO、PQ、KL相对应的地形剖面图依次是()
A.③④②① | B.④③①② | C.①③④② | D.④②①③ |
济州岛以西海域属于()
A.黄海 | B.渤海 | C.南海 | D.日本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