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54年,瑞典文学院在给一位文学家的授奖词中写道:“他能把一篇短小的故事反复推敲,悉心剪裁,以极简洁的语言,铸入一个较小的模式……牢牢地把握它要表达的主题。往往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艺术风格达到极致。”该授奖词最有可能授予的作品是

A.《红与黑》 B.《吉檀迦利》
C.《老人与海》 D.《格尔尼卡》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898年1月的一天,在总理衙门西花厅,总理大臣李鸿章、翁同铄、荣禄等对康有为进行问话。康有为把荣禄驳得哑口无言,气得荣禄中途退场。这种现象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

A.变法图强是大势所趋 B.顽固派势单力孤
C.设立议院,召开国会 D.民族危机曰益加深

金耀基在《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一书中说:“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当时“中国知识精英”的着力点是 ( )

A.经济的现代化, B.器物的现代化
C.制度的现代化 D.精神的现代化

1912年《申报》载、:“就大多数国民之心理观之,则共和政体之发生,乃依据于事实,而非根本之原理。”这反映出辛亥革命后( )

A.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民主共和的意识淡薄
C.对共和政体的肯定 D.对共和政体的否定

最早在法律上赋予了中国人公民地位的文件是( )

A.《应诏统筹全局折》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为了应对国内外危机,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1910年清政府设立了“资政院”。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

A.清政府已决心进行彻底革新
B.清政府逆人民意愿而强化专制
C.近代政治民主化已影响中国
D.清政府决心实行君主立宪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