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这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材料一:《意见》指出按照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选择有条件的省份(市)开展高考改革综合试点。及时调整充实、总结完善试点经验,切实通过综合改革,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分散学生的考试压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2014年上海市、浙江省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试点要为其他省(区市)高考改革提供依据。
材料二:上海市和浙江省委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支撑服务国家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据《意见》,结合上海和浙江实际,就深化高等学校招生综合改革制定了实施方案。两地的方案都必考语、数、外,不分文理;上海考生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门科目中选考3门,浙江考生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科目中选考3门。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发展教育事业?
(2)根据材料二,浙江和上海入学的高一学生今后高考升学将面临“6选3”或“7选3”,面对今后的“选科”,请你为上海和浙江的学生提两条建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2月18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与随团代表。连战重申“九二共识”,强调“两岸关系不是国际关系”;两岸文化同属中华文化,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两岸更应以务实的心态,使台湾在两岸和平发展,中华民族再兴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且正面的作用。
材料二2014年3月13日,李克强总理在答台湾东森电视台记者问时指出:“两岸是手足同胞,一家人,此话可以说常讲常新。你刚才列举了两岸关系进展的一些事实,我也想讲一件很有趣的事。去年两岸的媒体共同把“进”字作为两岸年度汉字。这个字可以说反映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趋势,也反映了两岸民众的期待。我也期待着在新的一年两岸关系有新的进展,再进一步。”
(1)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两岸关系不是国际关系”。
(2)结合上述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为什么两岸关系能够有新的进展,再进一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2009-2013年货物进出口总额的变化情况
注:2013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4. 16万亿美元,跃居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服务进出口总额53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7%,仅为美国的一半左右。
材料二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带给我们喜悦的同时,更多的应是冷静和忧思总。长期以来,我国产品参与国际竞争主要依赖数量和价格优势,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附加值低,自有品牌比较少,在全球的营销网络和营销方式也比较滞后。我们是一个贸易大国,但并不是贸易强国。
材料三 我国新一届中央领导人在外交战略上采取韬光养晦策略,在战术上采取主动出击,以更加全面的外交建立全球共同体,更加友好的姿态处理国际事务:同时也坚持底线原则,损害国家核心利益的事情坚决不做、坚决反击:我国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中国这头雄狮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中“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建成贸易强国。
(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中“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阐述中国如何向世界展示雄狮的形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10月12日,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山东调研时强调,要全面落实文化强国建设的部署要求,要繁荣文化创作,不断产出更多具有中国精神、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传世佳作。要大力实施惠民工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要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和旅游、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延伸产业链,增加相关产业文化含量,加快推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1)结合材料一,分析全面落实文化强国建设部署所坚持的方法论原则
材料二最近,许多中国人成了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的忠实粉丝,持续了几年的韩剧热,给我国的文化市场和人民生活带来很大影响。针对韩剧热播的现象,引发了人们的热议,有人认为,韩剧热潮让我们的文化自尊受到了伤害;也有人认为,对于韩剧的热播我们不应一味排斥,更应该让我们的文化工作者去思考和反思,并不是高高坐在五星级宾馆喝着咖啡就能写出一部好戏来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上述两种观点。
材料三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说明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月22日至25日,第四十四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2014达沃斯论坛)在瑞士达沃斯举行。
材料一: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发表了《在改革、开放与合作中重塑世界经济》的演讲,他指出重塑世界经济,重要的是构建和完善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全球经贸体系。国际社会应始终以多元、开放、包容、互惠为方向,继续维护世界和平环境,积极探索各种形式的区域贸易安排,坚决反对贸易投资保护主义。中国将坚定不移向现代化目标奋进,积极有为,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阐明我国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的依据。
材料二:大会吸引来自近100个国家超过40名国家和政府首脑、25名国际组织领导人参会。与会各方就人类在危机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磋商,着重探讨气候变化、资源安全和可持续性等议题,引导与会者更加重视社会公平,提高经济的韧性和活力,以共同应对全球经济秩序变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剧变。但就在会议期间新兴市场却危机四伏,史无前例的新兴市场货币遭到抛售。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知识说明我国该如何利用达沃斯论坛趋利避害?
材料一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1)结合材料一,运用有关政治生活知识回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意义。
材料二:伴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越来越严重,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针对汽车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G市出台了相应措施(如下表),并准备在重点拥堵路段或区域征收拥堵费以缓解交通拥堵状况。
措施① |
增加或调整公交站点,同时开始公交营运秩序整治行动 |
措施② |
取消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对机动车征收环境税 |
措施③ |
开展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月宣传活动 |
措施④ |
发展新兴能源取代传统能源 |
请按照序号分别指出其《经济生活》依据。
(3)假设y为G市机动车保有量,v为机动车平均行驶速度,m0为机动车保有量与平均行驶速度的关系。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如果征收拥堵费,请选择车辆行驶速度发生变化的正确趋势图像,并说明其推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