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4分)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料二:“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1)材料一中的“秦王”是谁?“诸侯”的产生与哪一制度有关?
(2)“秦王”能够“扫六合”的条件有哪些?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汉书》
材料二 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三 西汉疆域图:

(1)说出材料一中张骞第一次通西域的目的。
(2)仔细阅读材料二,将图中所标序号代表的丝绸之路的路线填在下列括号内
①()→②()→③()→④()→⑤()
(3)对材料三中斜线覆盖区域,西汉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这一措施有何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及至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材料二:

材料三:

(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为巩固边疆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开通的中西交通的重要通道,被称作“___________”。它是以图中①___________为起点的。___________两次出使西域,为开辟这条重要通道作出了重要贡献。②处为我国汉朝时生活在北方的少数民族___________。
(3)材料三图中A地在当时称为西域,它是通过什么机构的设置归属中央的?该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
(4)从上述三则材料看出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有哪几种?你认为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
(5)以史为鉴,今天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民族意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4年,国民党接受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
材料二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并没有把中国共产党人吓倒、征服。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材料三 1937年9月,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开始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
材料四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八年级初中历史教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国共两党关系变化呈现怎样的特征?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两党在不同时期的关系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从国共两党的关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清国之败,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变通所致也。夫取士必考试,考试必由文艺,文艺乃为显荣之阶梯,岂足济实效乎?……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等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阁下之所深悉也。当此之时,我国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
——摘编自1895年《大日本海军总司令官伊东佑亨致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书》
材料三:2012年,日本政府不顾历史史实,对钓鱼岛进行购买,使其国有化,引发了中国全国规模的抗议活动。中国一些网民在网络上发表了以下观点:总有一天,当解放军的皮靴踏上本州岛,战机飞过富士山,曾经繁华的东京变得像当年的南京一样的时候,我们才算一劳永逸的解决掉这个世代仇视中国的民族。
请回答:
(1)图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战争?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这次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至少说出2点原因,4分)
(2)图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战争?这次战争中国战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至少说出2点原因,4分
(3)材料三是一些中国网民的观点。请你就这些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谈谈处理中日关系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做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真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
材料二: 2008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胡锦涛表示,今天与连战荣誉主席再度相见,有着特殊意义。3年前(2005年)的今天我们进行的会谈,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的主要领导人时隔60年后的首次正式会谈。
──中新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指什么事件?(2分)是由哪两个人发动的?(4分)其结果如何?(2分)有何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推断,“60年”前进行的会谈应是1945年国共两党进行的什么谈判?(2分)当时国共两党的主要领导人分别是谁?(4分)这次谈判最终达成了什么协定?(2分)1946年6月,该协定被撕毁,国民党军队对哪个解放区发动了进攻,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