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所示:三角贸易示意图

(1)“三角贸易”的“三角”是指哪三大洲?据此推断,“三角贸易”发生在哪一事件后?
材料二   2007年3月25日是英国废除奴隶贸易200周年。英国首相布莱尔表示:“这个纪念日是很特别的一天,200年前英国国会废除奴隶贩卖,并推动了奴隶制的废除,这制度是人类史上羞耻的一段历史。”
(2)最早进行奴隶贸易的是哪个国家的人?英国在奴隶贸易中的地位如何?
(3)“这制度”对当时英国的发展带来什么积极作用?据此推断,“这制度”的废除与哪一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有关?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图 开国大典

材料二:1953-1976年是我国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它经历了:工业起步→宪法保障→制度确立→良好开端→出现失误几个阶段。
材料三: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材料四: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材料五:“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莲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引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六:对外开放格局图

材料七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成就显著。1992年以后,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1)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人民政权采取了什么措施?(列举两项)
(2)材料二中工业起步从 ___________ 年到 ___________ 年。列举一五计划的四项成就。
(3)材料三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如何评价这次会议?
(4) 在材料四错误路线的指导下,开展了哪些“左”倾运动?
(5)根据材料五回答:你知道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的总没计师是谁吗?(2分) 20世纪的最后20年,他领导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之路进行过哪些探索?(至少回答两点)(4分)
(6) 材料五指出的“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指什么?
是在哪一次会议上作出的伟大决策?
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7)材料六中“一夜崛起的城市”是指()。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是( )。
我国形成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2分)
(8)根据材料七分析,我国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又是哪次会议提出何种经济体制后,进一步促进了此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世界形势风云变幻,国际关系错综复杂。请观察下列反映二战以来国际关系变化的一组漫画,然后回答问题。
回眸历史


请回答:
⑴以上四幅漫画中的主角(图中“戴帽人物”)代指哪个国家?
⑵漫画一、三中的“援助”是指该国在二战后实行的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对受援国起到了什么作用?
⑶漫画二中西欧的壮大与它们自身建立的哪一个组织有关?它们的发展对漫画中“戴帽人物”的称霸企图起何作用?
⑷漫画四中,成为“戴帽者”对手的是哪个国家?试简述其成为经济强国的主要史实。
感悟历史
⑸当今世界格局呈现何种趋势?从以上不同时期大国的角色关系变化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运动前,欧洲绘画雕塑中的圣母神态安详、神圣,少有人间之情。而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的作品《哀悼基督》(见图)中,圣母是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母亲,她的表情和美丽是生动的……

材料二:“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伏尔泰
材料三: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要做到这一点,当然首先必须对所有权和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实行强制性的干涉……——《共产党宣言》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圣母形象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的什么思潮?有人认为文艺复兴与古希腊、罗马文化相比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对此你如何理解?
⑵依据材料二概括伏尔泰的思想主张。这种思想在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哪部文献中得到充分体现?
⑶材料三著作的发表有何重要意义?材料中的主张后来为哪场革命所成功实践?
⑷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思想解放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方今天下大势,只有变法才能强国。就政事而论,秦国变法大要有四:一、奖励农耕以富国;二、激赏军功以强军;三、统一治权以理政;四、移风易俗以正民。”
材料二:“欲天下之治安(安定),莫若众(多)建诸侯而少其力(使其弱小),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无)邪(反叛)心。”——(西汉)贾谊
材料三:“鲜卑族本身,尽管因此而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但在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中的这种认识,秦国实行了哪场变法?产生了什么影响?
⑵为巩固统治,汉武帝采取的哪项措施较好地体现了材料二的观点?此外,他在思想文化方面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⑶材料三所说的这种情况与哪次改革有关?材料中鲜卑族“在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指的是什么?试列举本次改革使鲜卑族得到“永生”的措施两例。
⑷材料一、三中的两次改革性质是否相同?

科举制是选拔官吏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一千多年。
请回答:
(1)这种制度何时创建?何时完善?常设的主要科目有哪些
(2)科举制的进步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3)唐朝的用人制度对今天我国发展人才战略有何启示?
(4)“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今天的考试制度源于科举制度的影响,谈谈你对考试或你觉得应当如何考试的看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