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材料三 《史记》记载,守旧贵族由于利益受损,他们和太子串通一气,就诽谤商鞅。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商鞅失去了支持,被诬陷为“谋反”,“车裂”而死。
(1)材料一这句话是谁说的?表明他什么思想?
(2)材料二所反映的内容与他的哪一项变法措施相对应?
(3)从材料三之中,可以看出改革遭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
如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华夏五千年文明进程中,三湘儿女承前启后,不断开拓不仅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湖湘文化,而且孕育了独树一帜的湖南精神。为增强全省的文化自觉与自信,进一步凝聚全省人民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精气神,省委决定于今年2至3月在全省广泛开展"湖南精神"征集提炼活动。
2012年2月10日,召开了第二次专家座谈会,专家们一致认为,"湖南精神"的内涵主要蕴含在"忧、敢、韧、实、和、智、德、诚、勤"(忧:体现的是湖南人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家国情怀、奉献精神。敢:体现的是湖南人的血性和追求。韧:体现的是湖南人干事创业的执着和坚强……)等9个关键字中。
--摘编自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1)依据材料指出湖南省征集提炼"湖南精神"的目的。
(2)湖湘文化源远流长,近代以来更是英才辈出。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毛泽东、彭德怀等人对"湖南精神"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请任选其中三位说出他们的主要事迹。
(3)我们的家乡宝庆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也孕育了一大批忧乐天下,敢为人先的历史人物。请把下面人物与他们的主要事迹用线连接起来。
魏源①创作了《牧童短笛》《游击队歌》等。被誉为"人民音乐家"。
蔡锷②著有《海国图志》,提倡"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贺绿汀③发动了反袁护国战争,被孙中山称为"再造民国第一人"
(4)为引领我市思想道德风尚,市委决定,在全市广泛开展征集提炼和培育弘扬"邵阳精神"的活动。请你把你心目中的"邵阳精神"用简炼语言表述出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两个后来成为世界争霸对手的苏联和美国都先后面临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他们为了抗衡危机、挽救国家现有的政治制度、维护社会的稳定,在经济、社会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
在苏联,列宁1921年结束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全面地推行新经济政策;当美国经历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后,刚上任的罗斯福总统就迅速地施行新政,使美国得以摆脱经济危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在不同程度上明显带有市场经济色彩,对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世界上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来说,这两个政策走发挥过重要作用。在推行的过程中,他们都在各自国内遇到相当大的阻力,但当时的领导人以他们的远见卓识,力排众议地推行新政,都发挥了他们各自应有的历史作用。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列宁的主要历史功绩(至少两点)。
(2)判断下列关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的打"×"。
①这场经济危机首先从意大利爆发,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②这次经济危机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③这次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资本主义世界各国的工人运动高涨。
④这次经济危机导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争夺及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更激烈和尖锐。
⑤这场经济危机是德、意、奥三国走上法西斯道路。
(3)依据材料,指出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共同点
(4)通过学习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等,你对改革有何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国共两党关系变化(两次合作、两次分裂)
时期 |
时间 |
标志 |
战线 |
影响 |
原因 |
|
第一次 合作 |
北伐 战争 |
1924~ 1927 |
1924.1国民党 "一大"的召开 |
![]() |
国共合作后领导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
共同敌人: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反帝反封) |
第一次 分裂 |
土地 革命 |
1927~ 1937 |
四·一二反革命 政变 |
导致大革命失败,内战给日本带来可乘之机 |
蒋介石等叛变。共产党建立根据地,武装反抗国民党 |
|
第二次 合作 |
抗日 战争 |
1937~ 1945 |
![]() |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
第二次 分裂 |
解放 战争 |
1946~ 1949 |
1946.6撕毁"双十协定" |
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统治,祖国至今未能实现统一 |
蒋介石实行独裁,发动内战 |
团结合作
(1)指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创办的军事学校名称及第二次合作时期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
(2)说说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重大影响。
争端再起
(3)列举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时期发生的重大战役两例。
感悟历史
(4)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
面向未来
(5)结合当前形势谈谈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们应该作何努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如图,拉萨市大昭寺前的广场上矗立着建立于公元823年的"唐蕃会盟碑",这是汉藏两民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拉萨市西藏人民会堂前的广场的"民族团结宝鼎"(青铜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2001年中央政府为庆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向西藏自治区赠送的,表现的是民族团结、发展进步的主题。
从"唐蕃会盟碑"到"民族团结宝鼎",历史就此跨越了一千多年。人们在历史中见证了汉藏人们团结友好的事实,同时也见证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一不容置疑与更改的事实。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说唐与吐蕃交往的重要史实。
(2)举出清朝加强对西藏管辖的重大措施。
(3)透过汉藏关系史,并结合所学过的历史知识谈谈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突出特点。
(4)依据材料,指出"唐蕃会盟碑"与"民族团结宝鼎"所包含的相同意义。
俄罗斯(沙俄-苏俄-苏联-俄罗斯)的历史发展,不仅改变着自身,而且也影响着世界进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l)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方式。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期,以改革方式推动该国社会进步的重大事件有哪些?
(2)在世界近现代历史发展中,该国的一些重大事件影响了人类社会的进程。请按要求完成下面表格中的内容。
(3)如今,俄罗斯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你认为其影响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