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4年北京APEC会议上的讲话,显示出我国政府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创新的决心。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有关“改革创新”主题的探究活动。
步骤一:温故知新
(1)请写出19世纪下半期欧亚大陆上进行的三次改革的名称。
俄国: 日本: 中国:
步骤二:他山之石
20世纪20——30年代,苏俄和美国分别对本国政策进行了调整,请据史实回答:
(2)苏俄和美国实施的政策分别是什么?
(3)它们的政策分别有何创新之处?
(4)对两国分别起到的最直接的作用是什么?
步骤三:问题探究
(5)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彼此也可以相互借鉴经验。我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你认为历史上的改革能给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什么启示?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请回答:
⑴文中的“卫鞅”指谁?
⑵文中反映了卫鞅的什么主张?
⑶你能分析一下卫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吗?
列举:列举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各一位。
⑴儒家:⑵墨家:⑶法家:
⑷道家:⑸兵家:
材料一:新浪网2009年12月30日报道:由胡玫执导的电影《孔子》已经结束了拍摄,于2010年1月22日上映。激发了人们对2000多年前这位伟人的热议。
材料二: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
(1)孔子是春秋时期哪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2)他的思想在其发展过程中遭到的第一个沉重打击是什么?后来又是怎
样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的?
(3)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并说出孔子关于指导学习的名句(至少两句,3分)
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为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1)上文中“皇帝”指谁?(1分)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2)除上文内容外,他还有哪些改革措施?
(3)请站在中华民族立场上对这位皇帝的改革进行评价。
以下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以上两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这一历史事件在的当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3)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