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如图所示列举的初中常见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为①的仪器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                    ,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用C装置收集氧气后,验满的方法是                 .用E装置收集氧气实验时,待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其原因是               ;应待              时再收集。实验结束时应先          ,后               ,原因是                     ;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放在桌上并盖上玻璃片,原因是                 
(3)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其发生装置为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4)若收集一瓶氧气,供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使用,最好选择E装置收集,理由是集气瓶底部要留少量的   .目的是                       
(5)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F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水位上升越高
B.燃烧匙中的红磷不可以换成硫和木炭
C.选用红磷是因为反应可以耗尽氧气,生成固态的五氧化二磷
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稀有气体.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纯碱的制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你分析以下实验装置,并学习所提供的材料。
实验装置:

学习材料:氨气(NH3)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 2 N H 4 C l + C a O H 2 = C a C l 2 + 2 N H 3 + 2 H 2 O ]
铵盐易溶于水, C a O H 2 微溶于水。氯化银( A g C l )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C a C l 2 溶液先中性, N H 4 C l 溶液显酸性。

请问答:
(1)仪器a的名称是,仪器b的名称是
(2)用 K M n O 4 制取氧气时,应选用A装置,选用A装置的原因是
(3)实验室欲制取并收集气体氨气,选取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编号,下同),收集装置是。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某同学对制取氨气反应后反应容器内的固体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
①取反应容器内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水溶解、过滤,得到滤液;
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颜色无变化,说明固体物质中不含 C a O H 2
③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 A g N O 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同学得出了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 N H 4 C l 的结论。
你认为"固体物质中一定有 N H 4 C l "的结论是否正确(填"是"或"否"),理由是

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A 实验完毕,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答出其中一种原因)。
(2)硫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B 实验中集气瓶内放入少量水的目的是

A , B , C , D , E , 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A , B 是含有相同元素的无色液体, D 是最轻的气体, F 是红色固体单质。根据右图的相互转化关系判断。

(1) A 物质是(填化学式);
(2)写出 B D 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 D 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下表是某食品包装说明中的部分内容,请你从配料中选择物质填空。

品名
×××
配料
鲜鸡蛋、精面粉、精炼植物油、
白砂糖、食盐、柠檬汁、食品添加剂
保质期
240天
生产日期:见封口处

(1)富含蛋白质的是
(2)是人体重要的功能物质,并能在人体内储存起来,成为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已知氯化钠、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
35.5
36
36.5
37
碳酸钠
6
10
18
36.5
50


(1)依据上表,绘制了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上图),图中能表示碳酸钠溶解度曲线的是(填" A "或" B ");
(2)图中两溶解度曲线相交于 M 点,此点表示的意义是
(3) 40 时,把 50 g A 物质放入 100 g 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

(4)生活在盐湖(湖水中有溶解较多的氯化钠和碳酸钠)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 N a C l ),冬天捞碱( N a 2 C O 3 )"。请你答出"冬天捞碱"的道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