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氯化钠、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
溶解度/g |
氯化钠 |
35 |
35.5 |
36 |
36.5 |
37 |
碳酸钠 |
6 |
10 |
18 |
36.5 |
50 |
(1)依据上表,绘制了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上图),图中能表示碳酸钠溶解度曲线的是
(2)图中两溶解度曲线相交于
点,此点表示的意义是
(3)
时,把
物质放入
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
(4)生活在盐湖(湖水中有溶解较多的氯化钠和碳酸钠)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
),冬天捞碱(
)"。请你答出"冬天捞碱"的道理
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
(1)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
(2)第②步操作加入过量的BaCl2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填化学式),
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第⑤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
泥沙、BaSO4、CaCO3、BaCO3(填化学式)。
(4)在第③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
理由是。
(5)在利用粗盐制备精盐过程的第⑥步操作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______。
下图是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
(1)曲线上M点表示,
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t1℃时,将1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欲使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任填一种方法)。
(3)现有30℃的不饱和KNO3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①水的质量 ②溶液中KNO3的质量 ③KNO3的质量分数 ④30℃时KNO3的溶解度 ⑤溶液的质量
Ⅰ.在该不饱和溶液中加硝酸钾至饱和,不变的量有(填序号,下同)。
Ⅱ.将该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至饱和,不变的量有
空气、水、燃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1)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
(2)为了保护环境,用煤作燃料的煤炉要适当增加进风口,将煤粉吹起使之剧烈燃烧,请解释这种做法能使煤完全燃烧的原因是,若要达到低碳减排的目的,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A.改变燃料结构 | B.开发新能源 |
C.减少化石燃料使用 | D.将排出的二氧化碳压缩液化埋入深海中 |
(3)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图乙所示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写出图甲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酸雨是天空降水呈酸性(pH小于5.6)的统称,形成硫酸型酸雨的主要物质的化学式为 ;
(2)酸雨可导致的危害有(填编号).
A.腐蚀建筑物 | B.导致树木枯萎 | C.造成洪涝灾害 | D.影响农作物生长 |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b:
(2)利用上图所示装置,采用以下组合能完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是。
A.用①③制取氧气 B.用②⑤制取氢气 C.用②④制取二氧化碳
(3)若用①⑤装置制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束后应该(填序号)。A:先熄灭酒精灯;B:先撤离导管。
(4)小波同学是位善于动脑筋的学生,他将装置②进行了改进(如图Ⅰ和Ⅱ)。
Ⅰ装置的优点是,
Ⅱ装置的优点是;
若用Ⅰ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若将其中的铜网换成铁
网,产生的 后果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