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氮、硫、碳的氧化物都会引起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1)下列关于氮、硫、碳氧化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①氮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之一 
②SO2具有漂白作用,可用来熏制鲜姜、辣椒,起到保鲜、增亮的作用   
③NO在扩张血管、免疫、增强记忆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④NO2、CO都能跟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人体缺氧中毒   
⑤氮氧化物与碳氢化合物经紫外线照射发生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
(2)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用铂、钯合金作催化剂),可以使CO、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写出CO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工厂里常采用NaOH溶液吸收NO、NO2的混合气体,使其转化为化工产品NaNO2,试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                                    。
(3)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用的措施是_____           ___(填代号)。
①少用煤作燃料              
②把工厂烟囱造高       
③燃料脱硫
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⑤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4)硫酸厂可用足量的烧碱来吸收SO2,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保护水资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C l 2 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 HC1 。利用反应 A ,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
反应 A : 4 HCl + O 2 2 C l 2 +2 H 2 O

(1)已知:i 反应 A 中, 4 mol HC1 被氧化,放出115.6 kJ 的热量。
ii
H 2 O 的电子式是.
②反应 A 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③断开1 mol HO 键与断开1 mol HCl 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 kJ O 2
HO 键比 HCl HCl 键(填"强"或"弱")
(2)对于反应 A ,下图是4种投料比[ nHCln O 2 ,分别为1:1、2:1、4:1、6:1]下,反应温度对 HCl 平衡转化率影响的曲线。

①曲线 b 对应的投料比是.
②当曲线 b c d 对应的投料比达到相同的 HCl 平衡转化率时,对应的反应温度与投料比的关系是.
⑧投料比为2:1、温度为400 时,平衡混合气中 C l 2 的物质的量分数是.

直接排放含 S O 2 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利用钠碱循环法可脱除烟气中的 S O 2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S O 2 形成硫酸型酸雨的反应:
(2)在钠碱循环法中, N a 2 S O 3 溶液作为吸收液,可由 NaOH 溶液吸收 S O 2 制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吸收液吸收 S O 2 的过程中, pH n(S O 3 2 - ):n(HS O 3 -) 变化关系如下表:

n(S O 3 2 - ):n(HS O 3 -) 91:9
1:1
1:91
pH 8.2
7.2
6.2

①上表判断 NaHS O 3 溶液显性,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 
②当吸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选填字母):

a. cNa)=2c(S O 3 2 - )cHS O 3
b. cNa>cHS O 3 )>cS O 3 2 - >cH)=cOH

c. cNa)+cH=cS O 3 2 - +cHS O 3 +cOH)

(4)当吸收液的 pH 降至约为6时,需送至电解槽再生。再生示意图如下:

HS O 3 - 在阳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
②当阴极室中溶液 pH 升至8以上时,吸收液再生并循环利用。简述再生原理: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还有SiO2、A12O 3等杂质)提取Fe2O3。操作讨程如下:

(1)(I)和(Ⅱ)步骤中分离溶液和沉淀的操作名称是
(2)沉淀A中主要含有,固体B是
(3)滤液Y中的阴离子除OH-、Cl-外,还有
(4)写出(Ⅱ)步骤中生成Fe(OH)3的离子方程式

针对下面10种元素,完成以下各小题。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C
N
O

Ne
3
Na
Mg
Al
Si

S
Cl
m]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填名称)。
(2)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
(3)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4)C与N相比,原子半径较小的是
(5)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填化学式)。
(6)MgO和Al2O3中,属于两性氧化物的是
(7)S和Cl相比,元素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8)工业上以N2和H2为原料,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制备NH3,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了达到下表所列的实验目的,请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将其标号填在相应的空格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