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临近期末,某初级中学七年级(1)班的班主任老师和该班同学以“我收获,我行动”为主题进行了主题班会。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员,请你一起参与。
[解读国家战略]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发表了题为《让工程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的主旨演讲,强调发展科学技术是人类应对全球挑战的战略选择……
(1)请你说说人类做出这一战略选择的必要性。
[珍视集体团结]
李敏同学说:我刚开学时感到孤独,可是一学期下来,我融入了七(1)班这个温暖的集体中,感到无比的快乐,越来越自信了,学习也有了进步。
(2)有人说:“一个人只要自信,就能够获得成功”,请运用“众人划桨开大船”和“我自信我能行”中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辨析。
[学习身边榜样]
一学期来,小王同学的成绩越来越优异了。他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道:我的优异成绩主要得益于我的学习方法。我不断的积极探索,一方面,我对老师的问题不断钻研,另一方面,我对待新事物保持好奇心;我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先预习后认真听讲;我如果不明白的话,先以自己为中心进行深入思考,再与同学讨论来解决,再不行找老师解决……
(3)小王的成功得益于在学习新天地开辟了新的学习方式。以上材料是如何体现他拥有新的学习方式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正确处理学习和娱乐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领土圣神不可犯】
材料一:中国古代先民在经营海洋和从事海上渔业的实践中,最早发现钓鱼岛并予以命名。目前所见最早记载钓鱼岛、赤尾屿等地名的史籍,是成书于1403年(明永乐元年)的《顺风相送》。中国对钓鱼岛实行了长期管辖。早在明朝初期,中国就将钓鱼岛列入防区。清朝不仅沿袭了明朝的做法,继续将钓鱼岛等岛屿列入中国海防范围内,而且明确将其置于台湾地方政府的行政管辖之下。
材料二:9月11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反对,与钓鱼岛所谓的土地所有者签订了“购岛”合同。
材料三:外交部发言人洪磊20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我们一贯主张通过对话谈判解决中日钓鱼岛争议。现在重要的是日方要正视现实,尽快回到双方迄今达成的谅解和共识上来,以实际行动消除恶劣影响。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
(2)结合时代主题,谈谈日本政府所谓的“购岛”行为可能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3)我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你认为要发展面向21世纪的中日友好关系,中日双方应该怎么做?

材料一:2012年5月7日,宿迁市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专题部署和推进“五城同创”工作,市委书记缪瑞林强调,各地各部门要鼓同创之志,聚同创之力,成同创之势,求同创之胜,坚决打赢、打好“五城同创”的攻坚战。(“五城”指: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
材料二:如下图所示的某十字路口:“只要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这种网友们调侃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被称为“中国式过马路”。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必须坚持哪些国策和发展战略?(至少两点,4分)
(2)材料二中的不文明现象我市也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五城同创”工作,请结合所学知识从多个角度谈谈如何减少甚至杜绝此类现象? (至少两点,4分)
(3)“五城同创,人人有责”。请你针对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拟一份倡议书,呼吁我市每位中学生为此贡献一份力量。 (3分)

共建班级集体
材料:进入初中,一切是那么的新鲜,一切又是那么的好奇,新环境、新同学、新集体、新体验,给了我们新的憧憬。为了加强同学们的互相了解,促进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共创优秀班集体,七年级(1)班准备开一次主题班会。假如你是该班同学,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这次班会拟订一个主题。(要求简短精炼概括)
(2)为开好此次主题班会,需要做好哪些活动准备?(至少写出两项)
(3)通过这次活动,你认为我们应如何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集体呢?(至少写出三项)

实践探究题
某中学生写道:生活应像一杯热咖啡,暖暖的,甜甜的,回味几番,唇齿留香;生活应像冬日里的阳光,不张扬,不炫耀,照射于心,顿时敞亮……对!生活应是充满温馨的,幸福的,散发光彩的。
品味生活,情趣不同,每个人的体会与感受也就存在差异,我校团委计划围绕陶冶情趣设计一组文化长廊,请你积极参与并出谋划策:
(1)请你为文化长廊设计几个栏目,力求新颖、科学。
(2)请你调查周围社区不同人群的不同情趣,并加以区分。
(3)请你介绍不同情趣的不同影响?
(4)请你为广大同学追寻高雅生活情趣提供几条好的建议。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围绕今年“两会”内容,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甲同学收集到“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部分指标增长情况的材料(见表一)。
表一“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部分指标增长情况(单位:%)

年份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GDP增长
12.7
14.2
9.6
9.2
10.3
财政收入
22.5
32.4
19.5
11.7
21.3
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10.4
12.2
8.4
9.8
7.8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7.4
9.5
8.0
8.5
10.9

⑴分析上表,你能得出哪些结论?(请写出两点)
乙同学收集到以下素材:根据党中央的建议,国家院编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2011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该纲要。《纲要》为我国未来五年的发展勾勒出了一幅国强民富的路线图。
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为什么需要全国人大审议通过。
⑶丙同学认为“要实现‘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必须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丁同学收集到以下素材:2012年3月10日,吴邦国委员长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
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地位的是哪部法律?说说这一法律体系形成对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