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池电极材料都是铁棒与碳棒,两池中均为饱和NaCl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池中碳极上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甲池铁极上电极反应属于 。(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2)写出乙池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在乙池碳极附近,发现试纸变蓝,待一段时间后又发现蓝色褪去。这是因为过量的Cl2将生成的I2又氧化。若反应的Cl2和I2物质的量之比为5∶1,且生成两种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种无色气体,可能是由CO2、HCl、NH3、NO2、NO、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此无色气体通过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发现气体减少一部分体积;继续通过装有固体Na2O2的干燥管,发现从干燥管出来的气体显红色;再将该气体通入盛满水倒立于水槽中的试管内,发现试管内水位上升,最后为一满试管液体。因此可以确定:
(1)原气体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定不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最终结果可知原气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
某种常见的晶体A,与盐酸反应产生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将B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
灰水变浑浊。若在A的溶液中加氢氧化钡溶液,则析出白色沉淀C和无色气体D;D可以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加热固体A,可生成水、B和D,而且B和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根据以上事实可以判断出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C是__________。加热固体A生成水、B和D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在关于物质的溶解性的判断时有一个很好的理论:相似相溶原理,也就是说极性分子形成的物质易溶于极性分子所形成的溶剂,非极性分子形成的物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所形成的溶剂。例如Br2、I2易溶于有机溶剂却难于水,请根据这个理论推测一下HBr在水和CCl4中的溶解情况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D、E、F、G、H八种物质间存在着如下图所示的变化关系,其中A、B为单质,相对分子质量A大于B;E在通常状况下为有颜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为一种氯化物,与碱石灰共热可制取C;G中含A元素35%。
完成下列问题:
(1)用化学式表示各物质。
(2)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常温下,有一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Cl2、HCl、NO、O2、CO2、N2、H2、NH3中的两种或多种组成,取此混合气体200 mL进行实验如下:
(1)将此气体通过浓硫酸,体积减少40 mL;
(2)剩余气体通过足量过氧化钠固体,体积又减少40 mL;
(3)剩余气体仍为无色,引燃后冷却至常温,体积又减少105 mL;
(4)最后剩余气体为15 mL,经分析知道其中氧气占1/3。则原混合气体中一定不含________;一定含________,其体积分别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