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或变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4日,星期二,无事。”这是路易十六对1789年7月14日的描述。但是,路易十六认为无事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法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这天,手持武器的巴黎市民攻占了巴士底狱,这是推翻专制统治最具象征意味的形式。由此开始,一场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发生了。
材料二:19世纪中期,俄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处于危机之中,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深感,“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随后,他颁布法令,开始了改革。
材料三:当今日本在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材料四:在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地、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方法,最重要的是进行试验。
材料五:国内战争和反外国武装干涉取得胜利后,苏俄面临的迫切任务是尽快恢复濒于崩溃的国民经济,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却使经济进一步恶化,引起广大工农群众的强烈不满和反抗。苏维埃政权又一次处于新的危难困境之中。
材料六 :2012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选之年,美国,俄罗斯,法国,中国换届大选尘埃落定,举世瞩目。黑人总统奥巴马再一次被美国送入白宫,打破了白人垄断总统职位的历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至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世界近代史上欧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
(2)材料一所述,“一场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指什么?材料二反映了俄国历史上的什么改革?
(3)美洲的黑人奴隶制首先由林肯总统在美国废除。据材料七,奥巴马能够入驻白宫,得益于美国历史上的哪一事件?
(4)材料三所说的“社会变革”指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一场改革?
(5)材料四可以看出美国当时面临严峻的形势,为了解决危机,美国采取了什么对策?这个对策的“大胆”突出表现在哪里?
(6)面对材料五中所说的“危难困境”,苏俄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该措施的实施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7)据以上信息,谈谈由大国崛起之路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土地和民生问题是各国发展都必须正视和解决的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民在获得人身自由的同时,还能以赎买的方式分到一块耕地和宅旁园地,但这些耕地在法律上仍然是地主的财产,农民只有使用权。
——北师大九上历史课本
材料二每个美国公民只交纳10美元登记费,便能在西部得160英亩土地,连续耕种5年之后就成为这块土地的合法主人。
——《宅地法》
材料三 在经济上,向西方学习……改变原有的封建土地制度,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实行地税制,全国统一征收地税。
——北师大九上历史课本
(1)请写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以及对所在国家产生的影响?
(2)材料二反映的法律是由谁在哪次战争中发布的,对战争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次战争为所在国家的崛起有何意义?
(3)请写出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性质及该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你能说出它们反映的历史发展潮流吗?土地、民生问题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如何?
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都是中国古代有作为的君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世界历史上,开创庞大帝国的帝王之中,排名没有比得上秦始皇的,因为无论是古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还是古罗马帝国的凯撒,他们的帝国早已不存在了,对世界的影响远无法与秦始皇相比。其实,即使他们在位时,其对帝国统一性的重组也远远小于秦始皇。
——《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行榜》
材料二 上(唐太宗)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日:“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资治通鉴》
材料三 多民族与大一统的局面向来为历代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学者所称颂……如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日:“今汉兴,海内一统。"……清康熙帝日:“合天下之心以为心,公四海之利以为利。”
——张传玺《大一统与中国古代多民族国家》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秦始皇的“庞大帝国”正式建立于哪一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为巩固“帝国统一性”采取的经济措施。
(2)材料二中,唐太宗认为“止盗”的主要出路是什么?历史上把他较为清明的统治称之为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擎知识,列举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事迹。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促使国家兴盛的主要因素。
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古希腊的城邦国家中,存在奴隶制民主政治。在这种制度下,公民享有比较广泛的权利,他们享受国家津贴,有权选举和被选举为国家管理人员直至最高长官,可以广泛地参与国家大事。
材料二国王不经议会同意,不得停止法律的执行,不得擅自征税,议员选举不受国王干涉,议会必须定期召开会议,议员在议会的活动不受干涉。
——近代史上英国颁布的法律文献之内容
材料三 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示意图。
材料四 人生来是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都是不可剥夺的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近代史上法国颁布的法律文献之内容
(1)依据材料一,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古代希腊著名城邦是什么?这一城邦在谁当政期间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
(2)材料二内容出自于哪一部法律文献?这一法律文献的颁布标志英国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
(3)依据材料三,美国确立这一政体的法律文献是什么?材料内容体现了美国在权力运行中实行什么原则?
(4)材料四内容出自于哪一部法律文献?这部法律文献颁布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促进农工商业的发展;准许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裁撤冗官……各地开办新式学堂,北京设立京师大学堂。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中国地图出版社)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材料三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三次伟大革命……第三次革命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道路,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材料一是清朝光绪皇帝颁布的变法令的内容,这场变法史称什么?这场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中孙中山的革命思想被概括为什么?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建立于哪一年?
(3)依据材料三,“第三次革命”是以哪次重要会议作为开始标志的?这次会议形成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通西域以后,西域地区的葡萄、核桃、胡萝卜等传播到中原地区,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从此以后,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为此西汉政府专门设置机构总管西域事务。
材料二
材料三 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诸多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1)依据材料一,汉武帝时期为通西域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谁?西汉政府设置的总管西域事务的机构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有什么积极作用?
(3)依据材料三,请举出2项清朝政府为加强对西藏的统治而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