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
材料一  14~17世纪,在欧洲出现了意义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冲破了天主教教会一千多年来对欧洲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世界的统治,淡化了神的主宰地位,强调人性的解放,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
材料二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
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则一切便都完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节录)
材料三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指什么?这场运动有何意义?
(2)材料二体现了孟德斯鸠的哪一学说?这一学说最早在哪一个国家成功实现?
(3)材料三的内容出自哪部文献?在其光辉思想的指引下,无产阶级为建立政权最早进行的一次探索实践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先进思想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校八年级(3)班的同学在一节历史课上以“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回顾历史,总结成就,展望未来。下面是他们收集的材料和提出的问题。请你也参与活动。
材料一: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
材料二: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1)材料一中的“老人”是谁?他“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含义大致是指什么?
(2)材料二的“旗帜”是指什么?回顾历史在中共七大上确立的全党的旗帜是什么?
(3)材料二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个历史事件有什么意义?
(4)有人认为上述政策的实行便利了外国企业抢占中国市场,使外国列强在战场上没有得到的东西几乎都得到了,因此这种政策的实施弊大于利。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说明理由。

某校准备开展以“宣传新中国建设成果”为主题的活动,同学们搜集了下列资料。请你参与,根据要求,解决问题。
(1)人物篇:下面图中的历史人物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请你分别写出二位人物的姓名,并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事迹。

①图一:被誉为:
②图二:被誉为:
(2)探索篇:下面三幅图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农村的变化。历史事实证明,“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为此,同学们组织了一场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知识竞赛,请回答问题:

③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建设一个新世界,在农村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上述图片一反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个历史事件中颁布的文件是什么?这个历史事件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④“长鞭呀,那个一呀甩呀,啪啪地响哎……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这是过去一首老歌里的歌词,它反映了农民满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心情。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通过哪一方式?
⑤图三显示安徽凤阳县农业粮食生产三年三大步。产生这一历史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成就篇:实现工业化是全国人民追求的目标。为此,党在不同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
经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⑥图一、图二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后实现的建设成就。这一计划是哪一年开始执行的?计划的重点是什么?
(4)感悟篇:从主题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建国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许多工业从无到有。请回答:
⑦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同时期我国南北方的人口数量及所占比例情况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万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万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
19.8%
998
80.2%
唐代
392
43.2%
515
56.8%
北宋
1122
62.9%
662
37.1%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抵(根基、基础)。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宋史》
问题一:分析材料一,西汉至唐朝时期,我国的统治中心在哪一地区?
问题二:唐朝时,我国商业繁荣,大城市数量多,其中哪一个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国际性的大都市?此城市在布局方面有何特点?
问题三:阅读材料一、材料二,我国经济重心在宋朝时有何变化?请简单分析发生此变化的原因。
问题四:宋朝经济繁荣,请列举两个例子进行说明.(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我国灿烂辉煌的文明由56个民族共同创造。
材料一、唐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唐朝密切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联系,巩固和促进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的发展。
问题一: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轻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体现了唐太宗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问题二:唐朝时的吐蕃人是现在哪一民族的祖先?请列举一个唐朝与吐蕃之间友好关系的例子。
材料二、辽宋夏金时期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也是民族关系进一步融合,发展的时代;
问题三:小明在学习完课本内容后,制作了一个图表,请你帮他完成(请在空格上填写相应内容)

政权
建立民族
建立者
北宋



契丹


党项
元昊


阿骨打

蒙古族


问题四:辽宋夏金时期民族政权并立,请列举与北宋、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各一个).
问题五:“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元朝时,开始形成了哪一新的民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隋唐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依然有着很多借鉴的地方。
步骤一:走进隋唐时期历史,了解社会和谐。
问题一:社会发展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个盛世局面。(2分)
问题二:君主与大臣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对相处融洽的君臣。(2分)
问题三:对外交往促进和谐:请举出唐朝与周边国家友好交往的两个典型事例。(2分)
问题四:社会制度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开创的一个有利于选拔人才的制度。(1分)
步骤二:反思隋唐时期历史,认识不和谐对社会的危害。
问题五:明兴昏亡,古代统治者的政策不同导致结果也不同,请写出一个因暴政而导致亡国的君主。(1分)
问题六:请写出一个因贪图享乐而导致唐朝衰落的君主。(1分)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创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
问题七:综上所述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