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第一幅图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著名连接东西方的重要商路,它是什么?
(2)第二幅图反映的是什么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3)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官职?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
宋元时期,我国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灿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1)下图中建立政权②的是哪个民族?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材料二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现象的出现说明我国的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天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3)材料三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此两个政权之间的哪一事件?
材料四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4)材料四反映了元朝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 (1分)
材料五美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恩格斯说:“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柏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转入欧洲。”
(5)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时期,请列出除火药以外的其它两项重大发明。(1分)
政治体制改革中最重要的是有序扩大民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而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里克利
材料二(材料一政治制度——编者注)的根本缺陷,在于它不要求其领导者具有任何特殊的知识(即才能——编者注),它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的手中。”
——苏格拉底
请回答:
(1)材料一表述的“政治制度”是指哪个国家(或城邦)的民主制度?依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制度民主性的表现。
(2)材料二指出的该“政治制度”的根本缺陷是什么?该缺陷可能会导致什么危害?
(3)有人说:“该政治制度不是真正的民主制度”。请结合材料一及课本知识加以说明。
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请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的实行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展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原因。该运动又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3)党和人民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说明了什么道理?
阅读下列材料
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已经结束,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解决。这时,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 引自中共八大《关于政府报告的决议》
请回答:
(1)中共八大是何时何地召开的?
(2)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来的时间和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3)中共八大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从旧中国的“弱国无外交”,到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国逐步成长为国际舞台上的外交大国。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外交新局面的出现
材料三:新时期的硕果
请回答:
(1)材料一中20世纪50年代,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是指中国提出了什么原则和方针?(4)
(2)材料二中《乔的笑》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2)
(3)依据材料三归纳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成就。(2)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外交成就辉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