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许多外国朋友希望了解中国,喜欢到中国参观游览。请你当一名小导游,向你的客人介绍介绍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吧!
(1)第一站是浙江,你将会怎样介绍距离上海最近的原始居民的遗址呢?
(2)第二站是北京,在这里都有哪些远古人类遗址?
(3)第三站是陕西西安,在西安历史博物馆里,他们欣赏了当地原始居民遗址中出土的石器和彩陶。你知道这个原始居民遗址的名称吗?
(4)第四站是陕西黄陵县,在这里,他们集体祭拜和敬拜中华文明的始祖。你知道中华文明的始祖是谁吗?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近代生活的变迁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其影响依然存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斯大林语(1945年2月于雅尔塔)
材料二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
材料三《人民日报》曾载文指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
(1)材料一中的“同盟”指什么?“同盟分裂”的标志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指出美苏冷战的特点。举一例说明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3)材料三中“多极合作时代”的提出反映了世界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如何才能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之间的关系?

九年级一班的小明同学对《大国崛起》很感兴趣,并进行了探究。阅读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1324年但丁的《神曲》完稿
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问世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
1734年伏尔泰《哲学通信》出版
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
1789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
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
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实用的电动机
(1)有学者评价近代英国为世界“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请指出大事年表中哪些史实可以证明这一观点。
(2)美国在崛起过程中先后遇到过一些重大的问题,结合大事年表和所学知识,举一例史实说明是怎样解决的。
(3)大事年表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除了大事年表的方法外,你还会采取什么方法?
(4)依据上述材料和问题,分析促进社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回忆上世纪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
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
材料二: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各举50年代和70年代新中国外交“闪耀着智慧”的一例史实。
(2)阅读材料一的图片,说出从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中国外交呈现怎样的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为出席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领导人在北京的留影。请说出新时期中国外交呈现了一个什么特点?看了此图你可能有很多感受,请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

为救亡图存,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提出各自的主张。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日为以夷攻夷而作,以为夷款夷而作,以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1)材料一是哪一派别的主张?在这一主张下他们进行了哪些实践活动?(举一例即可)
(2)材料二的观点属于哪一派别?为实现其“变官制”(政治制度)的目的,该派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
(3)材料三体现了新文化运动怎样的主张?这一运动兴起后,哪些史实彰显了“德先生”和“赛先生”带给中国社会的影响?
(4)结合新文化运动的作用,谈谈该运动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读下列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1)站在图1和图2这两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哪些“历史”?(各写出一点即可)
(2)请再举出我们河南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世界文化遗产各一处?
(3)文化遗产是祖先智慧的结晶,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保护文化遗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