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低些,再低些》选段,完成小题。
一个女孩给远方打工的爸爸拨电话:“爸爸,我这次月考得了班级第6名!”
小雨中,爸爸沾满泥灰的手拿着旧手机,开心了:“不错了,祝贺你,我不在家,你还考这么好!”
“爸爸,我想在下一次考班级第一名!”女儿自信地说。
爸爸说:“听了你的话,我心里很不高兴。”
孩子以为爸爸有更高的要求,不敢说话了。
“我不要你考第一名,谁能保证总会考第一?总是不掉队?”爸爸很严肃地说。
“你和妈妈什么时候要我一年必须挣几万元钱的?”爸爸又反问道。
“没有,只要你平安就好了。”孩子的眼睛立即有点模糊了,有些抽泣。
“对啊。”爸爸笑了,“不要流泪啦。考多少分不要紧,只要你尽力了,哪怕考不好,爸爸也高兴!”
一个月后,孩子又打电话了,喊上了:“爸爸,我这次考了全班第一了!”
爸爸很平静:“丫头,有没有太用功?有没有长身体啊?”
“没有啊,我连感冒都没有得过。”女儿很自豪。
爸爸说:“我回家过年给你买城里的孩子都有的MP3奖励你,要不要?”
“爸爸,我不要MP3。”孩子立即拒绝了,“我没有兴趣听。有时间我要帮妈妈做家务。”爸爸又严肃地说:“这次考了第一名,下次放松一点,以后不要考第一,压力太大了。”
孩子说:“我知道了,以后不会考第一了。”
一年后的寒假前,爸爸接到了老师的电话:“祝贺你啊,你的孩子,考了全年级第三名!全年级一千多学生呢。”
“谢谢老师!”爸爸连声说,“孩子身体还好吧?没有为了考试拼命吧?”
老师很肯定地说:“她身体很健康!”
“我就放心了,谢谢老师!请你多多提醒她注意锻炼身体,好在家照应她妈妈。”
今年9月,孩子在做瓦匠的爸爸的陪同下,跨进了上海一所国家重点大学的校门。
爸爸做瓦匠前曾经得有恐高症,他知道,脚手架搭得低,心里就特别踏实。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答:                                                                             
                                                                                 
文中“女儿”的成功,对你有哪些启发,请联系实际加以说明。
答:                                                                              
                                                                                 
联系全文,谈谈你对文中最后一句中“他知道,脚手架搭得低,心里就特别踏实”的理解。
答: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4分想象合乎情理,描写生动形象,语言准确流畅,最多可加2分。不超过60个字。若两题都答,只批阅第①题)
①当女儿告诉爸爸想得第一名,爸爸却说很不高兴的时候,爸爸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呢?请你联系文章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并加以描写。

 
 
 
 
 
 
 
 
 
 
 
 
 
 
 
 
 
 
 
 
 
 
 
 
 
 
 
 
 
 
 
 
 
 
 
 
 
 
 
 
 
 
 
 
 
 
 
 
 
 
 
 
 
 
 
 
 
 
 
 

②当女儿告诉爸爸想得第一名,爸爸却说很不高兴的时候,女儿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呢?请你联系文章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并加以描写。。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轨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子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①”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②”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请结合语境,仔细斟酌父亲告别时说的两句话,并将序号写来。
①处()②处()

A.再见了,好好保重! B.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C.进去吧,里边没人。 D.小心自己,注意安全。

写出能表明上文所写事情内容的小标题:
文中的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父亲是个的人。
简要分析: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一句中的“找不着”换成“看不见”,好不好,为什么?品味选文简洁质朴的语言特点。
下面对文章的感悟,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C.子不养而亲不待。 D.爱是理解的别名。

阅读《桂花为什么不香》一文选段,完成后面问题。
花为什么不香
他是一位总统,住在寺庙的一间小禅堂里。没有重大问题等着决策,没有重要文件需要批阅,没有外国使节催着接待。他每天的工作只剩下两件事,拜佛和念经。
一天,寺庙的住持来探望他,他放下手中的经书,指着房前的一棵桂树,说:“师父,庙里的桂花为什么这样香?”
住持说:“哪儿的桂花不香呢?”他说:“总统府的桂花就没有香味!”住持有些奇怪,说:“总统府的桂花全是从雪岳山移过去的,怎会没有香味呢?”言毕,唤一童子进来。说:“冬天快来了,送一盆夜来香,伴总统念佛。”
住持离去,一年后又来。总统指着小茶桌上的夜来香,说:“这盆夜来香一定是名品吧?”住持不解其意,问:“何以见得?”总统说:“它不仅夜里香,白天也香!”住持说:“这是从房前随便挖来的一棵,它不是名品,是不能再普通的一种。”总统说:“过去我家也有一盆夜来香,可是, 白天从没有人闻到过香味。这盆不同。”
住持说:“过去一位禅师说过:‘夜来香其实白天也很香,人之所以闻不着,是因为白天,心太躁了!’现在你能闻到香味,可能是心境不一样了。”
两年后,总统离开寺庙前往首都服刑。这位总统的名字叫全斗焕,1980年至1988年任韩国总统。现在他住在陕川老家,过着平民的日子。
后来,一位记者去采访他。谈起百潭寺的经历和如今的生活,他坦诚自然。记者回去后,写了一篇题为《宁静安详,始知花香》的文章,最后有这么一段感慨:假如你现在感觉到吃什么都不香了;看再美的景致都不激动了;住再大的房子,坐再好的车,都没有幸福感了。一定是你变了,变得离真实的生活愈来愈远了
阅读全文后,从文章中找出恰当的句子回答怎样才能闻到花香。
根据前后文内容,说说总统住在寺庙在拜佛经的原因。
认真阅读文末加曲线的句子,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文章虽然仅仅写了一个小故事,但却揭示了一个大道理。简要写出你阅读全文后受到的启示。

信任
淅淅沥沥的雨,没完没了地下着,真烦人。最后一门课终于考完了,同学们都有说有笑地回去了。只有我一个人留在教室里,想到刚才考场上发生的事情,心里堵堵的。唉!我该不该向老师说清楚呢?
“时间不多了,请抓紧时间,作好交卷的准备。”监考老师一面巡视着全班,一面提醒我们。在剩下最后五分钟时,我正抓紧时间检查考卷上有没有错误,忽然,右边传来一个很轻的声音:“喂,第二张卷子的最后一题怎么做?”我扭着一看,右边并排的一位男生正缩着脑袋在问我。“这……”我不知如何是好。给他看吧,被老师发现了可不是闹着玩的,不给他看吧,他肯定对我有意见。
看到我犹豫不决的样子,他有些急了:“快点呀,拜托了,拜托了!”
望着他焦急的神情,我不由地想:算了,还是给他吧,就这一次。我小心翼翼地把卷向他那边挪了挪。蓦地,我的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难道这就叫帮助同学吗?这是作弊啊!想到这里,我又迅速把卷挪了回来,朝他摇了摇头。他显得又失望又生气,朝我狠狠地翻了个白眼。我没有理会他,抬起了头,正巧和老师的目光碰在一起,我不安起来,老师一定看见了我刚才的动作,以为我在作弊呢!
铃声响了,我和同学们都交了卷。交完卷后,我总觉得老师还在用严厉的目光不信任地盯着我,心里总觉得别别扭扭的。我想去办公室向老师说明,可又怕老师不相信我说的话。
对,不管怎样,我要去向老师说明。我把眼光从窗外迷蒙的雨景中收了回来,定了定神,离开教室,来到老师办公室门前。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沉稳地喊了声:“报告!”
“进来。”监考老师正坐在办公桌前翻阅刚才收上来的考卷。
我忐忑不安地走到她身边。
“有事吗?”老师抬起头,微笑地看着我,脸上的皱纹清楚可见。“是不是考卷上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一边说,一边放下手中的考卷。
“不,不是,我……”我支支吾吾,不知该怎么开口。“没关系,说吧。”老师和蔼地说。
“是这样的,我刚才没有作弊。”看着老师慈祥的面容,我心里轻松多了,于是鼓起了勇气说。
“噢。”老师放好了考卷,还是微笑地看着我。“刚才在考场上,我确实看见你做了些别的动作,但你终于战胜了你自己。你做得对,我相信你是遵守考场纪律的。”
听了这些话,我顿时惊住了。怎么?是我多虑了,原来,不是老师不信任我,而是我不信任老师。我觉得自己开始的想法是多么幼稚,多么愚蠢。我欣喜地望着老师,感到这位以前一直让我觉得十分古板的老师一下子变得那么和蔼可亲。我与老师的距离一下子拉得很近,很近了。
“好了,回去吃饭吧。你看,雨又下大了。”老师拍了拍我的肩膀,轻轻地说。
我这才回过神儿来,向老师微微地鞠了个躬,转身退出了办公室。
雨越下越大,我撑着伞,迈着轻快的步子走在被雨水冲得格外明净的石子路上。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格外愉快,因为我今天有两个巨大的收获:其一,我战胜了自己,没有帮人作弊;其二,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师生之间的信任是相互的。
雨啊,真好!
开头的 “雨烦人”和结局的“雨真好”各是什么原因?
选文开头写“淅淅沥沥的雨,没完没了地下着,真烦人”,结局写“雨啊,真好”,这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文中加横线的“你终于战胜了你自己”指什么内容?用原文回答。
文中结尾处“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格外愉快”含义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选文以“信任”为题该怎样理解?


小草偷偷地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光,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想像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下面的诗句中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

A.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
B.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D.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第二段写春花的顺序是从,写出了春花繁密茂盛,的特征。
写“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对写春花有什么作用?
作者由花朵想到了果实,“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那么,你由“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想到了什么?用几句话把它描写出来。
景物本身没有思想感情的,但我们可以把它当作有思想感情的人来写。文中有这样的例子,你认为写得好不好?请说说你的看法。

母亲的三句话(18分)
母亲没什么文化,也没出过远门,几十年只在小山村里跟着日升日落忙活。然而,母亲常常能说出一些很有道理的话来。在心中,我牢记着母亲的三句话。
小时候,每年冬天都要下好大的雪,漫山遍野白雪皑皑。为了让家里养的两头猪能在年前卖个好价钱,母亲每天都要把它们喂得饱饱的。尽管下了雪,母亲也每天都要到白雪覆盖的地里去砍一担白菜回来。有一次我跟母亲到地里去,空旷的田地北风呼啸,刮得皮肤生疼。我们从雪层下扒出白菜,只一下两下,我的手就冷得刺骨,似万箭穿心。偷偷看母亲,却见她一点也没有冷的意思,“哗啦哗啦”地扒开结冰的雪层,拔出已被冻结的白菜,扔到雪地上去。我又扒了几下,实在忍受不了,便袖手站在一旁,问母亲不冷么。母亲答道,不冷。见我很惊讶的样子,母亲继续说,对自己说不冷不冷,也就不冷了。
我一下怔在那里,忽然觉得懂得了母亲。我学母亲的样子弯身下去,扒开厚厚的雪,一下,两下,三下,每一下,我都咬着牙对自己说,不冷,不冷。
从此每当我遇到困难时,都会记起雪地里母亲的话,它伴我走过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冬季。
读小学时的一个黄昏,我把牛从5里外的邻村牵回家。那时,我只会在前面远远地拉着牛绳走。然而这牛却跟我作对——我牵得紧,牛却偏要走得慢。我用力拉,它使上性子就是不肯迈步。这牛脾气!我只好一边骂牛一边心急。眼看着天越来越黑,沿路村庄里昏暗的灯一盏盏都亮了起来。我心一急,就从路旁折了一根荆条,绕到牛屁股后面狠狠地抽了它一下。这下可好,牛一惊,挣脱了牵在我手中的缰绳就向前狂奔起来。当我没命地跑了半个多小时赶上牛的时候,牛正悠闲地在村口的路边吃草。母亲也站在那里等我。当我把牵牛的事一说,母亲反倒笑开了,母亲说,你把绳子牵得太紧,牛鼻子疼了,它当然不会跟你走了。我恍然大悟。
18岁那年的高考,由于我思想压力太重,平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我竟失利了。后来母亲跟我说,别把考大学看得跟命一样重。想起你小时候牵牛的事了么?绳子牵得太紧,牛反倒不跟你走了。
第二年的夏天,我终于以优异成绩被江南一所著名大学的中文系录取。离家上学那天,母亲送我到村口,眼睛红红地对我说,你现在长大了,我不能把你永远拴在身边……
毕业后到一企业里工作,因对工作不很满意,心里觉得很委屈。两个月后的一天,老板批评我整天板着脸孔并要扣我奖金时,我一时火起,跟老板吵了几句,气得他拂袖而去。
正好那几天母亲到城里来看我,知道这件事后说,孩子,一头牛不可能永远拴在一个桩上,你也不会永远待在一个地方,但是干什么都要尽量干好。你不顺心我知道,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办法,有事儿没事儿时,你就小声唱歌。
小时候和母亲一起下地,母亲总一边干活一边在嘴里小声地唱歌。在母亲的歌声里,那些繁重而枯燥的农活儿不知不觉被我们一样一样地干完了。
后来我养成一个习惯,不管是骑车上班,还是工间休息,我都轻轻地哼着歌。尽管我从小缺乏音乐细胞,但我相信,母亲从小教我的那些旋律,定然是世界上最美的音乐。
这,就是母亲给我的财富。
阅读文题,联系全文,想想看,这个文题在文中有何用途?(回答两点即可,4分)
通观全文,正文部分主要写了三件事,由三件事分别引出三句话,每句话蕴含一个生活道理。
第一件事写的是拔白菜,引出的话蕴含的道理是
第二件事写的是,引出的话蕴含的道理是
第三件事写的是,引出的话蕴含的道理是遇到不顺要乐观
语言品味
(1)“它伴我走过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冬季”中“冬季”一词该如何理解?
(2)开头交代“母亲没什么文化,也没出过远门”,其用意何在?
读了本文后,“我”觉得:母亲的话如绵绵春雨,滋润了我干涸的心田。仿照划线例句再续写一句话,表达母亲的话对“我”的影响。
“绳子牵得太紧,牛反倒不跟你走了。”你有过类似的经历或感悟吗?请简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