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二氧化碳等原料合成的聚碳酸酯类可降解塑料替代聚乙烯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
B.硅晶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制造集成电路、光导纤维、太阳能电池板等 |
C.pH计不能用于酸碱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 |
D.2013年11月22日,中科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宣布,该中心科研人员在国际上首次“拍”到氢键的“照片”,实现了氢键的实空间成像,为“氢键的本质”这一化学界争论了80多年的问题提供了直观证据。水分子间的氢键是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与另一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 |
某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a有催化剂参与 |
B.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热效应等于ΔH |
C.改变催化剂,不能改变该反应的活化能 |
D.有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等于E1+E2[] |
已知Zn(s)+H2SO4(aq)===ZnSO4(aq)+H2(g)ΔH<0,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旧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化学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所以反应前后物质具有的总能量不变 |
B.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ΔH的值与实验测定中反应物的用量无关 |
C.该反应的化学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
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
右图中的曲线是表示其他条件一定时,2NO(g)+O2(g)2NO2(g) ΔH<0反应中NO2的百分含量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图中标有a 、b 、c 、d四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且v正>v逆的点是
A.a点 | B.b点 | C.c点 | D.d点 |
已知H2(g)、C2H4(g)和C2H5OH(1)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l-1、-1411.0kJ•mol-1和-1366.8kJ•mol-1,( C2H4、C2H5OH(1)充分燃烧后的产物为CO2和H2O),则由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1)的△H为
A.-44.2kJ•mol-1 | B.+44.2kJ•mol-1 | C.-330kJ•mol-1 | D.+330kJ•mol-1 |
已知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在不同的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t℃ |
700 |
800 |
830 |
1 000 |
1 200 |
K |
1.67 |
1.11 |
1.00 |
0.60 |
0.38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g)+H2O(g) CO2(g)+H2(g)
B.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C.如果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CO2和H2各1 mol,5 min后温度升高到830℃,此时测得CO2为0.4 mol,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某温度下,如果平衡浓度符合下列关系式:,判断此时的温度是1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