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运行后,根据现行调度方案,三峡水库坝前水位将在145米至175米之间变化。三峡水库周边形成水位落差30米、面积约为302平方千米的消落区(消落区是指河流、湖泊、水库由于季节性水位涨落,使被水淹没的土地周期性出露水面的区域),消落区的不同高程处可以适时适度进行开发利用。据此回答下题。三峡水库水位在某季节调至最低,是为了保证水库下游地区的
A.航运 | B.防洪 |
C.灌溉 | D.供水 |
对消落区的开发,将有利于库区
A.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 | B.改善较为脆弱的生态环境 |
C.可持续利用水库 | D.减轻地质灾害 |
下图是我国某区域≥10℃积温等值线(单位:℃)。读图,回答问题。图中东部地区等值线数值的变化大致是()
A.自北向南递减 | B.自南向北递减 |
C.自高纬向低纬递减 | D.自西向东递减 |
图中①处数值比周围低,主要原因是()
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 B.地处盆地 |
C.地势高 | D.云量大 |
图中4500℃这条等值线的东段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它是()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
C.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 D.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
右图为我国某区域沿不同纬度所做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①、③、④、⑤所代表的地形单元分别是()
A.太行山、山东丘陵、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
B.大兴安岭、长白山、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 |
C.贺兰山、太行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
D.大兴安岭、山东丘陵、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
①山脉南北绵延约()
A.200千米 | B.700千米 |
C.400千米 | D.1400千米 |
L段(①、②两山之间)的实际距离约为()
A.50千米 | B.100千米 |
C.300千米 | D.500千米 |
适宜在⑤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
A.玉米、大豆、甜菜 | B.冬小麦、玉米、水稻 |
C.棉花、春小麦、大豆 | D.油菜、茶叶、春小麦 |
读“我国西南部分地区7月等温线分布图”,完成问题。造成①地和②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差异 | B.海陆分布 |
C.地势高低 | D.大气环流 |
图中108°E,30°N附近的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 B.温带季风气候 |
C.热带季风气候 | D.高山高寒气候 |
关于该图南部地区地表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远看是山,近看是原,风蚀风积地貌显著 |
B.千沟万壑 |
C.地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 |
D.地面坦荡,一望无际 |
读下图,回答问题。图中三条山脉()
A.是汉族和少数民族居住区的分界线 |
B.两侧的土壤类型明显不同 |
C.是我国地势阶梯之间的分界线 |
D.走向与雪峰山基本一致 |
关于图中山脉附近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山脉两侧农业地域类型明显不同 |
B.②③山脉两侧主要粮食作物不同 |
C.①②山脉是我国主要的林区 |
D.①③山脉两侧的河谷地带是当地主要农业区 |
我国东部季风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问题。该山地是我国著名的()
C.南岭 D.大别山影响该山地南、北坡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降水 | B.热量 |
C.坡度 | D.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