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之楚
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①,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粮贵于玉,薪贵于桂,揭者②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③,寡人闻命矣。”
注:①卒:完毕 。②揭者:接待宾客的近侍。③就舍:回到宾馆。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断2处)
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你如何评价苏秦和楚王这两个人物?
苏秦:
楚王: 文中苏秦揭示楚国现状的话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即 。现在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理解联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亦不详其姓字(详细) | B.每有会意(体会、领会) |
C.期在必醉(期望) | D.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辈、同类) |
选出“之”字不同用法的一项是()
A.兹若人之俦乎? | B.或置酒而招之 |
C.无怀氏之民欤? | D.葛天氏之民欤? |
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其言兹若人之诗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五柳先生有哪三大志趣?文章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鸢飞戾天( )窥谷忘反( )负势竞上( )经纶世务( )翻译下列句子
(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本文总领全篇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景的?
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谢安赴宴
桓温伏甲①设馔,广延朝士,因此②欲诛谢安、王坦之。王甚遽,问谢曰:“当作何计?”谢神意不变,谓王曰:“晋之存亡,在此一行。”相与俱前。王之恐状,转见于色;谢之宽容,愈表于貌。望阶趋席,仿作洛生咏③,讽“浩浩洪流”。桓惮其旷远,乃趣解兵。王、谢旧齐名,于此始判优劣。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注释】①桓温、谢安、王坦之:均为人名。伏甲:埋伏士兵。 ②因此:趁此。③洛生咏:晋时洛阳一带的读书人吟诵诗文的音调。下列句中划线的字的解释有误的是哪一项()。
A.广延朝士邀请 | B.相与俱前前面 |
C.乃趣解兵通“促”,立即,赶快。 | D.当作何计计谋 |
对划线句“王之恐状,转见于色”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坦之非常惊慌,渐渐地在脸色上看出来。 |
B.王坦之惊慌的模样,渐渐地在脸色上看出来。 |
C.王坦之非常惊慌,渐渐地从脸色上显露出来。 |
D.王坦之惊慌的模样,渐渐地从脸色上显露出来。 |
桓温“伏甲设馔”的目的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从文中可以看出谢安是个怎么样的人?
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划线的词语。
(1)负(▲)势竞上 (2) 互相轩邈(▲)(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4)造(▲)饮辄尽(6)食(▲)之不能尽其才(6)先生不知何许(▲)人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文言阅读(14 分)
【甲】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乙】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太祖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宋史·赵普传》)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1)碎裂案牍掷地()(2)卒用其人()
(3)太祖素恶其人()(4)久之不去()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2)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用斜线(∕)为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研读甲、乙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1)请分别概括两段文字的内容。
(2)两段文字,表现了赵普怎样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