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定动滑轮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升钩码,改变钩码的数量,正确操作,实验数据如下:
序号 |
钩码重G/N |
钩码上升高度h/cm |
拉力F/N |
绳端移动距离s/cm |
① |
1.0 |
20.0 |
0.7 |
40.0 |
② |
2.0 |
20.0 |
1.2 |
40.0 |
③ |
3.0 |
20.0 |
1.7 |
40.0 |
(1)实验时,用手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动滑轮下的钩码缓缓上升.
(2)第①次实验时测得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3)由表中实验数据分析可知,同一动滑轮,所提升物重增大,机械效率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小闵同学参加的实验小组,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时,将前两次实验的测量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在了下表中.第三次实验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连接情况及指针指示的位置如图8—15所示.请你将他们第三次实验的测量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在表格中.
次数 |
电压(V) |
电流(A) |
电阻(Ω) |
1 |
1.40 |
0.30 |
4.7 |
2 |
2.00 |
0.40 |
5.0 |
3 |
图8—15
某同学用图10所示的电路来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其中R为定值电阻.他第一次实验用的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1,闭合开关后,记下电流表
的示数为I1;他第二次实验仅将定值电阻的阻值换为2R1,闭合开
关后,记下电流表的示数为I2.结果发现I2<I1,但I2≠0.5I1.由
此他认为电流跟电阻不成反比,他的结论是________的(填“正确图10
”或“错误”).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如图8所示,电流表的量程为0~0.6~3 A,电压表量程为0~3~15 V,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0~10 Ω,两节干电池(串联使用),一个开关,还有若干导线.利用这些器材测一个电阻值为5 Ω左右的电阻的阻值.
(1)画出实验电路图; (2)说明电流表与电压表应选用的量程; (3)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一同学在做测定电阻实验中将完好的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当接通电键时电压表示数相当于电源电压,电流表示数过大,请分析一下原因。
如图3(a)所示电路,在测量电阻的实验中,R为镍铬丝,R'为滑动变阻器。
(1)在圆圈中填上两表符号。
(2)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是为了改变____。
(3)R两端电压的最大值为____伏。
(4)设R约为3欧,用笔线代替导线把图3(b)的元件连接成电路(注意导线不交叉,元件位置不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