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氢气是一种新型的绿色能源,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氢气的燃烧热值高,H2(g) +1/2 O2(g) = H2O (g) △H =" -241.8" kJ·mol-1

化学键
H-H
O=O
O-H
键能(kJ·mol-1)
X
496.4
463

请根据相关数据计算:H-H的键能X = ________kJ·mol-1
(2)根据现代工业技术可以用H和CO反应来生产燃料甲醇,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CO2(g) + H2(g) = H2O  + CH3OH(g) △H =" -49.00" kJ·mol-1
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00 mol CO2和3.00 mol H2,测得CO2和CH3OH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代号)。
A.CO2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B.单位时间内每消耗1.2 mol H2,同时生成0.4 mol H2O
C.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反应中H2O与CH3OH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为1:1,且保持不变
②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 ________,达到平衡时氢气的转化率为________。
③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小数点后保留2位)。
④下列的条件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并且提高H2转化率的是________(填代号)。
A.升高反应温度
B.缩小容器的体积
C.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稀有气体
D.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CO2气体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元素特征信息如下表:

元素编号
元素特征信息
A
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为2
B
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
C
1molC单质能与冷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11.2LH2
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周期序数
E
负二价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Ar原子相同

(1)E的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
(2) 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________________;
(3)B和C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4)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比较有很多方法,其中B和E的非金属性强弱的研究方案中不可行的是_______(填序号);
a.比较两种单质的颜色
b.比较氢化物的稳定性
c.依据两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d.依据两元素单质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状态
(5)C和E形成的化合物是,所含的化学键的类型为

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于第VA族,甲和丙同主族,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 填空:
⑴ 四种元素分别是(填元素名称):甲
⑵ 乙、丙、丁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元素符号)
⑶写出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 铝和氢氧化钾溶液反应___;
(2) 硫酸铝和氨水的反应________;
(3)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____;

现有含NH4+、H+、Al3+、Mg2+、Cl-的溶液100mL,往其中逐滴加入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并不断搅拌,所得沉淀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关系如下图,其中OA段无气体产生,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过程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OA段:
CD段:
(2)氢氧化镁沉淀的质量m[Mg(OH)2] = g。
(3)a = ;b =
(4)原溶液中c(NH4+) = ;c(Cl-) =

A、B、C、D、E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C原子的M层电子数与L层电子数相差7;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A、B、C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周期族;元素D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元素C、D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离子符号表示)
(3)元素B可形成离子BH3-,下列与其具有相同电子数和质子数的微粒是
A.NH4+ B.OH- C.F- D.HS-
(4)元素A、C组成化合物甲CA,甲能与水反应产生一种强碱和一种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A元素有aA、a+1A、a+2A三种同位素,E元素有eE、e+2E两种同位素,二者所形成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有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