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释义1是变更,革新。现常指改变旧制度、旧事物。阅读以下关于改革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材料二: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1)分析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写出是哪次改革的措施?
(2)材料一的改革发生于哪国?对当时该国起到了什么作用?
(3)依据材料二内容简练归纳出四项改革措施。(照抄原文不得分,4分)
(4)在这两次改革中,改革者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哪些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贞观政要》
材料三: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出自哪一位皇帝之口?这位皇帝在位时出现了什么治世局面?
(2)材料一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他认识到什么问题?
(3)材料二反映了这位皇帝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为此他采取了什么有效的统治措施?(一项即可,4分)
(4)材料三中的被当时皇帝称为“人镜”的是谁?这位皇帝重用的人才还有哪些?(一位即可,2分)
看图,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汴水》胡曾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河怀古》皮日休
请回答:
(1)两则材料中所说的“千里长河”、“此河”指的是哪条河?这条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时修建的?以哪里为中心
(2)看图填空,请填写在图上空格处。(每空1分,5分)
(3)这两首诗的作者都是唐朝人,他们对此河的评价有何不同,你同意谁的观点?说明理由。
体验历史假如你生活在15世纪中国明朝,并随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请回答:
(1)郑和的船队从我国何处出发?最远到哪里?沿途经过了哪两个大洋?
(2)2014年是郑和首次下西洋第几周年?
(3)请说一说,你们的船队在往返时装载的货物有何变化?
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少)所参决。……外设都、布、按三司,分隶兵刑钱谷,其考核则听于府部。
──引自某史书《职官志》
请回答:
⑴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文中的“帝”指谁?
⑵材料中的“六部”指哪六部?
⑶材料中的“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
请回答:
(1)这是哪位著名思想家说的话?他抨击了什么?抨击的是哪一时期?
(2)文中的“焚书”、“咸阳之郊”指的是什么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3)八股文有什么危害?
(4)历史上还有其他类似于“咸阳之郊”、“八股之害”的事例吗?若有,请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