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位当代美国史专家说:战胜国在瓜分战败国殖民地的同时,创造出殖民统治的新理论。
材料二:毛泽东指出:华盛顿会议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材料三:斯大林说:“在一战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战胜国瓜分殖民地”是通过什么会议进行的?在该会议上主要签订了哪个条约?它的签订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的“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是什么条约造成的?请说说这一条约的主要影响。
(3)材料三中的“新的国际关系制度”是指什么?这个“制度”的实质是什么?如何看待这个“制度”?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材料二 1958年四川省丰都县(今为重庆市丰都县)全县粮食总产量21万多吨,竟报成42万多吨;1958年要求全县户户有存款,数量多多益善。三建公社11个信用社五天实现储蓄万元化,三元营业所一个晚上储蓄余额达8万元等。
材料三 “大炼钢铁”是“大跃进”的产物。四川省丰都县(今为重庆市丰都县)树人区在1958年10月一呼百应,两天之内就集合上山的炼钢“部队”7 000多人,干部、师生、居民大献柴火,提供废铁。大量砍伐森林资源, 1956年该县森林面积为99万亩,森林覆盖率为近23%,1959年森林面积锐减为31万亩,森林覆盖率降到7%左右。
(1)材料一的名称是什么?此材料制定后,中共中央在实践中发动了哪两大运动?
(2)材料二反映出当时农村存在着哪一种现象?
(3)材料三中全国“大炼钢铁”,大量砍伐森林,给我们的环境造成怎样的危害?
(4)从以上材料中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图说历史,读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一五”计划期间建成的重工业基地名称。
A.
B.
C.
(2)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
①“一五”计划期间通向世界屋脊的三条公路是
②“一五”计划期间建成的三条铁路是
③D是飞架南北的大桥,是

建筑——凝固的历史。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它们承载着历史的变迁,见证和经历了人类大事件,从建筑中我们可以读到历史的昨天。阅读下列建筑,完成后面题目。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⑴图一的建筑历经四五千年而不毁,见证了古代一个文明古国的悠久和辉煌,被誉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首。请写出这一建筑和与之相应的文明古国的名称。
⑵图二是古巴比伦第六代国王在位期间制定的一部著名的法典,它用楔形文字刻写在一黑色玄武岩圆柱上。请写出该法典的名称,并指出该部法典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
⑶图三是古代雅典一位政治家的雕塑,他在位期间,雅典民主政治达到极盛。请你写出这位政治家的名字。
⑷隋唐时期中日友好往来频繁。中国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图四即为在日本奈良为其建立的纪念馆),日本遣唐使来中国学习。646年元旦,日本统治者模仿中国隋朝、唐朝政治和经济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历史上称之为什么?这次改革在土地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⑸中日友好往来源远流长。可是近来中日关系出现僵局,结合相关时事,请你说说造成目前中日关系僵局的原因有哪些?

邮票——历史的缩影
方寸之间,融入千年历史风云;沧桑岁月,映出万般英雄情怀。邮票的方寸空间,常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科技、经济、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仔细阅读下列邮票,回答后面问题。

邮票一邮票二邮票三邮票四
⑴“邮票一”是为庆祝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而发行的特种邮票。它发行的时间应该是在哪一年?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⑵2013年10月25日,《杂交水稻》特种邮票在江西省德安县首发。为杂交水稻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谁?
⑶邮票三是为纪念香港回归而发行的纪念邮票。香港回归是邓小平哪一理论的成功实践?香港顺利回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⑷邮票四是2000年为纪念深圳特区设置20周年而发行的。当时与深圳一起成为经济特区的还有哪三个地方?深圳等特区的建立有何作用?

报刊——历史的记忆。
《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的巨册。——1949年国庆社论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1953年1月1日社论
⑵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列举其在工业领域取得的成就一例。
材料三“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l979年1月1日社论
⑶材料三中“战略转变”开始于哪一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作出了什么样的重要决策?(2分)
材料四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往往事先没有把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应该做的但又没有把握的事情,不是不干,而是要大胆地进行试验。不下水学不会游泳,不试验不知好坏。试验当然要争取成功,但也要允许失败。成功了,就推广;失败了,改了就是了,自己不要灰心,别人不应该责难。要支持、爱护那些致力于改革的创新者。
——2012年2月24日社论
⑷2012年2月24日的社论是纪念邓小平南方视察10周年而刊发的。邓小平南方视察后,1993年11月中共中央确立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什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