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
材料一: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天人三策》
(1)材料一中“致命打击”指的是哪一事件?这件事是谁制造的?“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又是指什么历史现象?
(2) 据材料二判断,董仲舒属于春秋战国形成的哪一思想学派?该学派的创始人是谁?其思想主要是什么?
(3)在材料中,董仲舒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主张?这一思想主张被哪一封建皇帝采纳?
(4)秦始皇和汉武帝两位皇帝对儒家学说采取的措施虽然不同,但其根本目的确实相同的,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5)儒家思想作为中国社会的传统思想,仍然在影响着我们。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儒家思想?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汉朝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和商业的繁荣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古代世界大国的崛起和文明的传播往往伴随着血腥的征服与杀戮,但和平交往是主流,从而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古代战争与历史演进的关系时指出:“暴力、战争、掠夺、抢劫等等被看作是历史的动力……古老文明被野蛮破坏,接着就重新形成另一种社会结构。对野蛮的征服者民族说来,战争本身还是一种经常的交往形式。”
材料二: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谈谈你对古代战争的看法?请结合你学过的史实加以说明。(4分)
(2)材料二中的图一中数字符号的发明者是谁?图二中人物曾在元朝时来到中国,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有什么作用?(3分)
(3)材料三中的图二与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什么关系?图一历史事件有什么积极作用?假如让你在中国寻找一位与两幅图片有着密切联系的人物,你会选谁?图一事件发生后,进行贩卖黑奴的最先是哪国?后来居上的是哪国?(8分)

改革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进步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他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都独领风骚,更重要的是他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材料二:废除王室和一切贵族的私有领地和部民,全国土地和人民都作为天皇(国家)的公地和公民。制定班田收受法,国家对公民班给口分田,受田者要负担租庸调,租为田租,调为贡物……。
材料三: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欧国家经济比较

国别
人均收入(卢布)
铁产量(万吨)
铁路长度(公里)
制度
俄国
71
29(1860年)
1600(1860年)
农奴制
英国
323
225(1850年)
14603
资本主义制度
法国
150

9160
资本主义制度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他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的表现是什么?(3分)
(2)材料二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哪次改革?除此事件后,日本还有哪次改革改变了社会性质?简述其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方面的内容。
(3)根据材料三,说明19世界中期的俄国面临怎样的问题?后来是如何解决的?此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17—18世纪,欧美历史上发生了三次规模较大、对世界影响深远的革命,资产阶级统治得以最终确立。请据此回答:
(1)英国资产阶级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什么样的政治统治?(1分)这一统治是通过什么法律文件确立的?(1分)该文件颁布的目的是什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英国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
(2)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是谁?(1分)美国真正实现独立是在什么时候?(1分)
(3)就革命的性质而言,美国独立战争具有双重性质,请写出美国独立战争的双重性质。(2分)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颁布了一部法律确定了美国的政治体制,请写出这部法律的名称。
(4)综合比较英美两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反映出当时欧美地区的时代要求是什么?(1分)

2011年,中东地区发生了称为“中东之春”的民主运动。西方势力乘机兴风作浪,发动了入侵利比亚的战争,利比亚局势紧张,令人关注。针对“中东”地区探究历史回答问题。
(1)中东主要是指西亚和北非地区,这里曾孕育了两大文明古国,请分别写出西亚和北非的两个文明古国,(2分) 并分别写出这两个文明古国现存的文明成就。(2分)
(2)中东地区是亚、非、欧三大洲的交会之地,曾遭到许多帝国的征服,请问这里曾建立过哪些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3)中东地区是阿拉伯民族聚居区,这里是哪一宗教的发源地?(1分) 这种宗教的的创立者是谁?(1分) 这一宗教后来成为世界性宗教的原因是什么?(1分)
(4)阿拉伯人为东西方文化的传播做出巨大贡献,请举例说明。(1分)

材料一:13世纪,一位意大利商人在中国生活多年,他把在中国的见闻述成一本书,向西方社会展现了瑰丽迷人的东方文明,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材料二:……中国火药和火器技术向外传播,始于元代。蒙古军队在大举争战的过程中,将他们掌握的火药、火器知识和制作技术传往中亚、西亚和欧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及的商人是谁?他当时到达中国时,中国处在什么朝代?他的著作是什么?这一著作对哪一事件的发生起到了刺激作用?
(2)材料一与材料二分别反映的是古代文明交往的何种方式?哪一种是最主要的方式?
(3)请你写出另三例反映古代文明交往的史实。(本学期所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