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
材料一: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天人三策》
(1)材料一中“致命打击”指的是哪一事件?这件事是谁制造的?“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又是指什么历史现象?
(2) 据材料二判断,董仲舒属于春秋战国形成的哪一思想学派?该学派的创始人是谁?其思想主要是什么?
(3)在材料中,董仲舒提出了什么重要思想主张?这一思想主张被哪一封建皇帝采纳?
(4)秦始皇和汉武帝两位皇帝对儒家学说采取的措施虽然不同,但其根本目的确实相同的,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5)儒家思想作为中国社会的传统思想,仍然在影响着我们。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儒家思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是一次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一在思维能力、热情,在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材料二 《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公元 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请回答:
(1)材料一中“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是指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请你列举这一时期产生的巨人及其代表作品(一例即可)。
(2)材料二中“地理大发现”是通过什么重大活动实现的?在这一重大活动中发现了美洲新大陆的是谁?支持他的王室是哪个国家?中国有一个航海壮举比他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这个壮举是什么?
(3)请你分别说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对于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所起的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改革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
材料二: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征收赋税。
材料三: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历史上哪三次改革的内容?
(2)材料一、二、三反映的改革分别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以上改革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图中反映的情况出现在那个朝代?它叫什么制度?
(2)统治者实行这个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3)请你说明这个制度的内容和诸侯的权利及义务
(4)在这个制度下,处于社会最底层,受压迫最多的是什么人?
(5)这个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老百姓)。
——《吕氏春秋》
(1)材料中所提到的事迹是哪个人物所做?
(2)相传与他同样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哪两位
(3)在他之前推选部落首领的制度叫什么
(4)其建立的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叫什么建立后他的身份发生了什么变化?
(5)其子继承王位的方式又叫什么制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
材料二:神农时,民方食谷。
——《礼记》
材料三:“彩陶形制美……奈何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郭沫若
材料四:
图一图二
(1)材料一中讲述的是哪一经济部门的情况?
(2)材料二中的 “谷”在我国远古时期长江流域的代表是什么?黄河流域的代表是什么?
(3)材料三中“彩陶”应当是什么原始居民的制品?
(4)材料四中图一和图二分别是什么房屋类型?为什么他们的房屋建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