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用100 mL 1 mol/L NaOH溶液完全吸收了a mol CO2后得到溶液A(液体体积无变化)。为了确定溶液A的溶质成分及a值,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帮助他们完成下列相应实验内容。
[提出假设]
假设Ⅰ:溶液A的溶质为NaOH、Na2CO3;
假设Ⅱ:溶液A的溶质为Na2CO3;
假设Ⅲ:溶液A的溶质为Na2CO3、NaHCO3;
假设Ⅳ:溶液A的溶质为 。
[实验过程]
(1)甲同学取少量溶液A于试管,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A变红,由此得出假设I成立。
(2)乙同学分析后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论有误。请用离子方程式说明乙同学的判断依据 ;他进一步提出,应先取少量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溶液,来检验溶液A是否含 ,结果加入检验溶液后观察到溶液A变浑浊。
(3)丙同学为了检验溶液A是否还含其它溶质,他将乙同学所得浑浊溶液进行过滤,并把滤液分为两份,向其中的一份加入稀硫酸,有无色气体生成,则假设 正确。
(4)为准确测定a值,丁同学取了10 mL 溶液A在锥形瓶中,用滴定管向其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硫酸,记录加入硫酸的体积与生成气体的情况,并绘制成如图:
则a= ,所加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已知:A、B为常见的非金属单质且均为气体;甲、乙为金属单质,乙在I的浓溶液中发生钝化;C、H、J的溶液均呈碱性.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部分生成物未给出,且未注明反应条件):
(1)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④中每消耗1 mol G,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
(3)反应⑥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中保存I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需用浓度为18.4 mol•L-1 浓硫酸配制3.68 mol•L-1 的稀硫酸250mL。填写下列空格。
(1)实验步骤(请补全实验操作过程):
①用量筒取浓硫酸__________mL。
②将浓硫酸慢慢注入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③立刻将稀释后硫酸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④用少许蒸馏水洗涤小烧杯,将洗涤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并重复_______次。
⑤继续向容量瓶内小心加蒸馏水,直至距离刻度线__________处。
⑥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使液体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⑦将容量瓶盖紧摇匀,并将所配溶液装入试剂瓶贴好标签。
上述操作有无不当之处,请指出,并加以改正:__________。
(2)实验中除用量筒、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外,还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
(3)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的影响是(选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a.没有进行操作步骤④_______;b.开始时容量瓶没有干燥__________;
(4)其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应如何处理?
a.定容时加蒸馏水不慎超过了刻度线____________;
b.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步骤②)不慎有液滴掉在容量瓶外面___________。
已知:甲、乙、丙为常见单质,甲常温下为固体,乙为一黄绿色气体,丙为无色气体。A、B、C、D均为化合物,D为一红褐色沉淀,它们之间有下图转化关系。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乙;B。
(2)写出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FeSO4、较多的Cu2+和少量的Na+。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厂计划从该废水中回收硫酸亚铁和金属铜。请根据流程图,在下方的括号内填写物质名称(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或操作方法,完成回收硫酸亚铁和铜的简单实验方案。
并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
在K2Cr2O7+14HCl=2KCl+2CrCl3+3Cl2↑+7H2O反应中,是氧化剂(填化学式,下同);是还原剂; 元素被氧化;元素被还原;是氧化产物;是还原产物;电子转移的总数是;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