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情境,探究问题。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这一主题设计了一个展览板块,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展览板块:体验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一)秦朝
秦朝秦始皇时,大将 大举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后又修筑 用来抵御匈奴,它西起 ,东到 。
(二)汉朝
(1)汉朝汉武帝时,大将 、 打破匈奴,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2)据上图回答问题:a. 出使西域开通了中西交往的通道。后来,汉朝设立 ,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
b.这条“中西交往的通道”在历史上被称为 ,起点在 。
c .从起点出发,这条路所经之处的先后顺序是( )
① 河西走廊 ② 新疆境内
③ 欧洲 ④ 西亚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③ |
C.①③④② | D.④③①② |
d.这条路的开通有什么重要意义?
"和合"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使中国人民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会顺应世界发展大势,与各国人民结成"命运共同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l942年,美国提供l800架飞机、l700辆坦克准备用于中、缅、印战区;英国在北非战场与德、意作战;苏军在斯大林格勒顽强地阻击着德军的进攻;中国组织赴缅远征军对日作战……这是战时"命运共同体"的一致行动。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材料一中战时"命运共同体"的理解。 .
材料二: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国际场合宣讲合作、共赢,主张顺应时代潮流,打造新时期各个层面的"命运共同体",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下面是某国际论坛的那分发言:
(2)材料二反映的主题是什么?请联系材料剖析亚非等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并简述建立"命运共同体"对解决这些问题的现实意义。
(3)在"和合"思想影响下,我国政府展望未来国际关系的理想状态提出了什么概念?综合上述材料和相关分析,概述中华文化的影响。
金华太平天国王府经过三年的修缮,在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重新开馆迎客,小明于当日前去参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走进史迹】小明看到侍王府气势宏伟,游人如织,人们纷纷议论着当年的那场运动……
(1)请结合小明的所见所闻分析侍王府遗址的价值。
【寻觅史踪】在太平天国纲领性文件《资政新篇》展台前,小明听到导游"倡导学习西方,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的解说时,不由地联想到l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的一些开明官员组织的一场自批运动,而且效果还不错。
(2)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小明觉得"效果还不错"的理由。
【探究史评】为更全面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小明又查阅了相关史料,发现后人评价不一:孙中山认为这场运动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建立的政权仍不免为专制,不能算成功;毛泽东则认为这场运动是中国冲出中世纪、寻找西方真理的开始……小明若有所思。
(3)孙中山和毛泽东分别基于什么角度作出评价?小明这种学习历史的过程和方法启示我们应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事件?
生活方式体现在人们衣食住行、劳动生产、娱乐社交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定历史时期各个阶级、民族和社会群体的生活模式。以下从服装的视角,来考察人们在生活方式上的变化。
结合材料并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北宋时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南宋时有记载"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下图的中山服成为中国官方的礼服,这是民国初年社会习俗变化中的一例,这些变化与哪一场革命有关?当时社会习俗还有什么变化?
(3)下图是1978年底北京街头的场景。国际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先生身穿大衣风度翩翩地走着,满大街身穿灰蓝色中山装和老棉袄的中国人纷纷侧目。当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服装上的反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人的服装发生了什么变化?
在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冲击下,中国工业化从无到有、艰难前行。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为中国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新中国成立后,改变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结合材料并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洋务运动中创办了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请各举一例。
(2)清末状元实业家是谁?他在家乡南通创办的纱厂叫什么?
(3)新中国成立后,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什么?这期间我国取得了一系列工业化建设成就,请举一例。
(4) 2015年春,在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我国力争在2045年左右成为工业强国。但当今"中国制造"面临着创新能力差、核心技术弱、优质品牌少、环境恶化等难题。由此针对某一难题,提出你的建议。
下面是杨洋同学在复习时归纳的一部分英国专题大事年表。
依据这一大事年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通过小组交流以后,杨洋同学补充了1689年英国发生的一件大事,指的是哪件大事?
(2)大事年表中涉及到英国工业革命,它的开始与哈格里夫斯的哪一项发明有关?后来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由此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3)杨洋同学在英国大事年表中列有"北美独立战争爆发"和"《南京条约》签订",你认为理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