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7世纪到19世纪,通过革命或改革,欧洲主要国家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利。……
材料二:我拯救了濒于夭折的革命;我把它从废墟上扶了起来,并把它光辉灿烂地展现给世界。在法国、在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这些新思想是不会消失的。
——拿破仑《给儿子的遗训》
材料三: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浪潮已经波及到俄国。不过,此时的俄国仍旧实行农奴制,农奴主们对使用机器并不热心。他们认为,买打谷机要花钱,坏了要修理,还要为它养马(最初的打谷机是马拉的),而农奴的劳动却可以一文不费。既然机器完成的工作农奴同样可以完成,为什么要花这份冤枉钱呢?
——中华书局版《世界历史》
(1)材料一出自于哪一部法律文件?这一法律文件的颁布,使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2)根据材料二指出,拿破仑为拯救“濒于夭折的革命”并“把它光辉灿烂地展现给世界”采取了哪些措施?
(3)材料三反映出当时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材料一: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农历2009年二月初二凌晨,在法国佳士得拍卖会上,圆明园文物——铜兔首、铜鼠首被中国厦门商人蔡铭超分别以1400万欧元拍得,但蔡铭超“拍而不买”,拒绝付款。
请回答:
请写出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四次侵略战争的名称。
(2)材料二中的两件兽首是在哪次战争中被劫掠的?劫掠者是谁?
(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割地最多的条约是什么?
(4)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
如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鸦片的输入呈现什么趋势?
(2)英国把鸦片输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
(3)鸦片的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危害?
(4)面对鸦片的输入,中国人民作出了怎样的反映?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大变革的时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⑴这种特征在经济上的表现,反映在农业领域出现了哪两种新的生产工具?
⑵这种特征在政治的表现是各国掀起变法运动,确立了什么新的社会制度?
⑶这种特征在军事上的表现,就是各国不断进行争霸和兼并战争。与成语“纸上谈兵”有关的著名战役是?
⑷这种特征在思想文化上的反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堪称人类历史上也许最成功的哲学、道德和伦理体系的创始人。
——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二 (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他)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胡适
请回答:
⑴三个材料中的“他”是春秋时期的谁?
⑵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开创了哪个学派?他的思想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
⑶作为教育家,他“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是什么
⑷他突出体现“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亡,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只能骤至富强,亦以召怨天下。虽得天下,施锺而亡。
材料三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有的成功了,也有的失败了。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射死在楚王的尸体前;商鞅在秦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五马分尸而死。
请回答:
⑴商鞅的观点属于哪个思想流派的学说?
⑵变法中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是什么?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机构对地方控制的措施是什么?
⑶材料二认为秦朝灭亡是“商鞅变法”引起的,你认为这种观点是正确还是错误?说出你的理由?
⑷从上述三则材料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